人物
时段
朝代
诗文库
家语考 宋末元初 · 王柏
 出处:全宋文卷七八○二、《鲁斋集》卷九
予每读《中庸集注》,以《家语》證《中庸》之有缺有衍,私窃疑之。
因书与赵星渚言,答曰:「文公谓《家语》为先秦古书,无可疑者」。
因求《家语》之始末,而益有大可疑,请从而论之。
考古非易事也,此先儒之所甚谨,岂后学之所当妄议?
学博而理明,心平而识远,殆庶几乎得之。
盖学不博不足以该贯群书之言,理不明不足以融会群书之旨,心不平则不能定轻重之权,识不远则不能断古今之惑。
予不敏,何足以知之?
窃尝谓学者莫不读《论语》也。
自汉以来,诸儒名家亦莫不笺释《论语》也。
至我本朝,伊洛、紫阳诸老先生出,而《论语》之意始大明,曰脱简,曰错简,曰衍文,曰缺文,曰某当作某,始敢明注于下,然未有定《论语》为何人所集也。
固尝曰此《鲁论》也,此《齐论》也,此为子贡之门人记矣,此为闵子之门人记矣,此成于有子、曾子之门人矣。
子贡、闵子、有子之门人,后世不闻其有显者,惟曾子传得其宗。
当时执删纂之柄者,岂非子思乎?
吾闻夫子年三十有五,而弟子益进,辙环天下几四十年,登其门者凡三千人,其格言大训,宜不胜其多也,岂《论语》五百章所能尽哉?
于此五百章之中,而高第弟子之言居十之一。
七十子之言不能载也,三千人之姓名不能尽知也,况其言乎!
呜呼,《论语》之书精则精矣,而于夫子之言未可谓之大备也。
宜乎诸子百家各持其所闻,而发越推阐,莫知所以裁之。
毫釐之差,千里之谬,固有不能免者。
予读《家语》而得《论语》之原,其序谓:当时公卿大夫士及诸弟子悉集录夫子之言,总名之曰《家语》。
斯言得之矣。
正如今程子、朱子之语录也。
盖颜子之所闻,曾子未必知也,子贡之所闻,子游未必知也,齐、鲁之君问答,二国不能互闻也。
以今准古,揆之以事,度之以理,不有以大会萃为一书,则散慢而无统,浩博而难求,门人何以别其精微?
故曰《家语》之原乎。
然记者非一人,录者非一人,才有高下,词有工拙,意有疏密,理有精粗,纷然而来,兼收并蓄,亦不得而却也。
于斯时也,七十子既丧,而大义已乖,骎骎乎入于战国矣,各剽略其所闻,假托其所知,纵横开阖,矫伪饰非,将之以雄辞诡辨,以欺诸侯,以戕百姓。
其祸根盘结于海内,紫乱朱,郑乱雅,大道晦蚀,异端抢攘,诬圣言,误后世。
此有识者所以夙夜寒心,思有以拯之,不得不于《家语》之中采其精要简明者,集为《论语》,以正人心,以明圣统,以承往绪,以启来哲,为悠远深长之计。
其滔滔横溃于天下者,固不能遽遏绝也。
俟其祸极而势定,则大本大原,正大光明,巍然与日月并行于天,千万世之下,莫不于此而宗之,其功又岂在禹下哉!
当是时也,任是责者非子思子,吾将畴归?
故曰集《论语》者子思子也。
始著书以幸后学者,亦子思子也。
《艺文志》有《曾子》十八篇,此不过记录之书也;
《子思》二十三篇,若《中庸》、《大学》,则子思著作之书也。
以《论语》之体段推《家语》之规模,大槩止记而已。
然精要简明,既萃于《论语》,则其馀者存于《家语》,虽不得为纯全之书,其曰先秦古书,岂不宜哉?
虽然,予尝求《家语》之沿革矣。
其序故曰:秦昭王时荀卿入秦,王问儒术,孔子语及弟子言以己论献之
于儒术固未醇也,而昭王岂能用儒术者哉?
可谓两失之。
此《家语》为之一变矣。
于是以其书列于诸子,得逃焚灭之祸。
秦亡,书悉归汉,高堂生得《礼》古经五十六卷,经七十篇,记百三十一篇。
注云:七十子及后学所记。
此岂非《家语》之遗乎?
河间献王得而上之,宣帝时后仓明其业,乃为《曲台记》,授戴德、戴圣、庆育三家,大戴删其繁为八十五篇,小戴又删为四十六篇。
育无传焉。
马融传《小戴礼》,又足《月令》、《明堂》、《乐记》三篇,郑康成受业于,为之注解,究其原,多出于荀卿之所传,故《戴记》中多有荀卿之书。
班固曰:《孔子家语》二十七卷(卷与篇不同。)
颜师古已注云:非今所有之《家语》。
成帝时孔子十三世孙衍上书,言戴圣近世小儒,以《曲礼》不足,乃取《孔子家语》杂乱者及子思、孟轲、荀卿之书以裨益之,总名曰《礼》,遂除《家语》本篇,是灭其原而存其末也。
以是观之,《礼记》成而《家语》又几于亡矣。
予于是有曰:《论语》者古《家语》之精语也;
《礼记》者后《家语》之精语也。
今之《家语》十卷,凡四十有四篇,意王肃杂取《左传》、《国语》、《荀》、《孟》、二《戴》之绪馀,混乱精粗,割裂前后,织而成之,托以安国之名。
舍珠玉而存瓦砾,宝康而弃商鼎,安国不应如是之疏也。
安国武帝时人,孔壁之藏,安国之所守也,不能以金石丝竹之遗音正曲台之繁芜,其功反出于二戴之下,不然矣。
是以朱子曰:《家语》是王肃编古录杂语,其书虽多疵,却非自作。
谓今《家语》为先秦古书,窃意是初年之论,未暇深考,故注于《中庸》亦未及修。
故曰《家语》为王肃书,此晚年之论无疑也。
吁,《家语》之书,洙泗之的传也,不幸经五变矣。
一变于秦,再变于汉,三变于大戴,四变于小戴,五变于王肃
洙泗之流风馀韵,寂然不复存。
以古《家语》正《中庸》,其词甚悫,其义甚明,奈不可得而见也。
以今《家语》正《中庸》,终恐有所未安。
以朱子晚年之论,久之未必不改也。
学者胶柱而调瑟,却成大病,是以不容不论,惟明者择焉。
中庸论(下) 宋末元初 · 王柏
 出处:全宋文卷七八○三、《鲁斋集》卷一○
或有问者曰:二篇之析,子固有證矣。
然则性之与教亦有不同欤?
曰:非不同也,正以其所指以示人者各有义也。
推其性之所自来,则人与万物同一原也;
推其性之所实有,虽天地之健顺亦不外此教,非不同也。
曰修道,指其当行之路也。
明诚,指其当知之理也。
知而后能行,行固不先于知也。
夫性最难言也,原其继善成性之初,理与气未尝相离也;
推其极本穷原之义,理与气不可相杂也。
于不可相杂之中,要见其未尝相离之实,于未尝相离之中,要知其不可相杂之意,方为淳粹峻洁,不悖厥旨矣。
夫气者性之所寄也,性者气之所体也。
舜之命禹曰人心、曰道心,此分理气而并言。
《汤诰》曰降衷,刘子曰受中,此于性中独提理言,所谓性即理也。
告子曰食色、曰生之谓,此于性中独提气言,故曰不识性也。
子思子曰天命,则理气混然在中,曰喜怒哀乐,本乎气者也。
特以其未发,无所偏倚,故谓之中,此气而含理也。
发而中节,发亦气也,有理以帅乎中,故发而能中节矣。
中和之中主静而言理也,性也,体也;
中庸之中,主动而言德也,情也,用也。
今既以《中庸》名篇,而「中庸」二字不见于首章,何也?
曰:道也者非它道也,非可离之道也,即中庸之道也。
曰不可离,岂非日用常行之道,是曰庸乎?
是以君子戒惧乎未发者,所以养此中也;
谨独于将发者,所以审此中也。
惟中而后可庸也。
虽天地位,万物育,亦庸也。
非圣人推极其中和,则天地亦有时而不位,万物亦有时而不育。
此感应必然之理,非天地本不位,万物本不育,待圣人致中和而后位育也。
故首章非无中庸也,盖中庸之义已默寓于道之中。
不然,则次章忽曰「君子中庸」,与首章全不相属,恐子思子之文章决不如是之无原也。
吁,不观汉儒之训故,不知关洛诸子义理之粹明,不观《中庸》之辑解,不知朱子《章句》之精密。
仆窃妄意而犹有疑焉者,以此书章节散漫,易于错简,朱子止从其旧,乃于中提出关键字为之联络,固为甚密。
自次章以「知仁勇」联络之,自十二章至十九章以「道之费隐」联络之,自二十一章至三十二章以「天道」、「人道」联络之,于第二十章又以「包费隐,兼小大」起天道人道之旨,不复有纤毫间隙之地,其用工于此书可谓密矣。
皆所以开后学之耳目,发往哲之精神,而仆复何疑焉?
但第三章既是第二章之结语,第五章亦为第四章之结语,各分为二,疑其太密也。
第七、第九章,朱子既曰「承上起下」,则是文相属而意相连矣。
窃疑止是一章,恐不必分也。
第四章初言过不及,此固申中之义,次言人莫不饮食,岂非庸乎?
第十一章索隐行怪,此非常者明矣。
半涂而废,此不能常者也。
不见知而不悔,此固能常者,恐推上「知仁勇」反觉宽尔。
费隐之为体用亦精矣,窃意凡言道之费处,皆指日用常行人之所易者也,所以申明乎庸之义也。
前言饮食,日用之常也。
此言夫妇,人道之常也。
天地之间,阴阳感应,庸之大者也。
天地而犹有憾者,是阴阳感应之大者也。
天地而犹有憾者,是阴阳失其庸也。
蓝田吕氏以费隐以上论中,以下论庸,此最得子思子之本旨。
朱子乃以为未安,思之不得其意。
但吕氏此下有以隐为至道,或恐以此为未安也。
不然,则子思子反复论中如此之详,不应论庸如此之略也。
岂以发越「费隐」二字之精神,故掩其庸乎?
又何为有「庸德」、「庸言」两字,露出精神?
以是知非忘庸者也。
凡显然易见,形于天地之间者,莫非庸也。
「费隐」之下当继以「行远自迩」一章,九经之下当继以「大哉圣人之道」,言圣人之道虽如此高大,亦不过在礼经威仪之中,亦庸也。
但无此德则不能凝此道,自用自专,反古道皆不知中庸者也。
本诸身至百世,以俟圣人而不惑,亦能尽此中庸者也。
卒章四称德,亦指中庸之德而言。
虽自实用工夫天下平,亦本乎天之所命,无声无臭,非可求之于气也。
仆之所疑者如此,恨不及质正于朱子。
既不敢自以为然,又不敢自欺曰无疑,抚卷浩叹,若有得焉。
与其蓄所疑而长终,岂若暴白其所疑以俟后之朱子云
诚明论 宋末元初 · 王柏
 出处:全宋文卷七八○三、《鲁斋集》卷一○
无妄之谓诚,不欺其次之,此反训也。
子思子又以不二体之,又以纯亦不已体之。
人之生也,禀此真实,有仁有义,有礼有智,粲然在中,无感不应,是曰诚明。
人之一心,孰无知觉?
气质物欲,或锢或蔽,有先知觉后知,先觉觉后觉。
物来顺应,不妄不欺,是曰明诚
前篇曰天命,则性在命中;
修道,则教在道中。
然非诚则命不能立,非明则道不能行。
此诚明之可以为纲,而不可以为目。
次章曰至诚尽性,此圣人之诚也。
其次致曲,此贤者之诚,学知之事也。
杨氏学问思辨笃行之说,朱子于《辑略》亦取之。
窃意颜子喟然之叹实似之。
形著明动变化六字,程子推出于外,承上章言也。
张子推入于内,起下章言也。
曰成己成物,言所以为教也至诚无息,推而广之,言天地之诚也。
至诚前知,与大舜、文王之所以兴相应,鬼神之德与武王、周公之达孝相应。
哀公问政章移「修身」一节入前篇之外,举夫子之答问以起明善诚身之义。
窃意夫子之言至「其政息」而止,此下皆子思子之言,申言其政之布于方策者,如亲亲之仁、尊贤之义、等杀之礼,其所以修身修道者,皆明善诚心之功。
后之人欲举文武之政行于天下者,尤不可以不明善而诚身也。
「博学之」以下,又明善诚身之,所以为教也。
曰「诚者天之道」,以释上「诚」字,「诚之者人之道」,以释下「诚」字。
「不勉不思,从容中道」,此言圣人生知安行不待明而诚;
「择善固执」,此言贤者待明而后诚。
非明不能择,非诚不能固,皆训释之词也。
汉儒悉乱于上,岂有纲领未立,而训释已见?
本末先后之无序,何足以为典则之文哉!
一篇之中,此章为最长,所以舒徐容与,开亮彬蔚,尽明诚为教之义。
复赞仲尼道传四圣,德参两仪,以结至诚尽性,其意已足而犹有馀思,其词已终而犹有馀力。
再提至圣至诚,开而又阖,浑浑无涯。
至圣以德言,推其所以能尽性配天地;
至诚以道言,推大经大本之所自出也。
盖能知天地之化育无所倚,惟见此诚肫肫渊渊浩浩而已,至此无得而名焉
故结之曰「苟不固聪明圣,知达天德者,其孰能知之」,至圣之德非至诚不能为,至诚之道非至圣不能知。
诚明、明诚两下极功,关键尤严,归宿尤密,无以加矣。
子思子之书见于后世者,止此三篇。
《大学》发明曾子传授,《中庸》发明夫子之精蕴,此篇发明自己之所得。
大学》有三纲八目,为易见也,所以为初学入德之门。
《中庸》推性命之大原,阐道德之明教,为难知也,所以为学者最后工夫。
此篇以诚明为性,以明诚为教,无形无色,无声无臭,所以为尤难知也。
盖其胚胎造化,橐籥贞元,理深而又深,辞密而又密,但见其铿锵乎振家庭之金石,雍穆乎开简策之仪刑。
盛矣哉,后世不足以追策其遐躅矣!
孟子亲受业于子思子之门,性善养气之论,真前圣人之未,可谓传得其宗。
但其才高气雄,有英调伟论以驾其仁义之具,或抑或扬,奇采振耀,锋铓所向,石裂山摧。
虽子朱子亦每叹服其文章何其妙也!
然终未能尽涤濯战国之馀习,警悟超绝之意多,而和平醲郁之味䪥。
其所以异于战国者,犹以师友见闻之懿而义利王伯之辨甚严,岂可望子思子之文章,自义理根原正面大体自然流出,淳粹笃厚,无一点疵颣之可指?
今观七篇之书,述子思传授,自「在下位不获乎上」至「人之道也」而止,乃《中庸》之残章断简也,「动」字之外,更无他语发明此诚。
以是知孟子之得于子思子者尚浅浅,后世之知子思子者尤浅也。
韩子孟子醇乎醇,而不知子思子尤醇乎醇也。
濂溪周子心传子思子之道于千五百年之后,而得于子思子者反深。
其著于《通书》曰「诚圣人之」,此以性
次章曰「圣诚而已矣」,此以教言;
曰「诚之源」,曰「诚斯立」,此以天道言
曰「五常之,百行之源」,此以人道言
终其书,推明诚之义不一而止,精悫邃密,皆孟子之所未
呜呼!
道无古今,学无先后,亦在乎人之自勉而已。
此仆之所以确然有俟乎后之朱子也。
策问(三) 南宋 · 陆九渊
 出处:全宋文卷六一四八、《象山集》卷二四
问:异端之说,自周以前,不见于传记。
后世所同信其为夫子之言而无疑者,惟《春秋》、《十翼》、《论语》、《孝经》与《戴记》、《中庸》、《大学》等篇。
《论语》有「攻乎异端,斯害也已」之说,然不知所谓异端者果何所指。
孟子乃始辟杨、墨,辟许行,辟告子,后人指杨、墨等为异端,孟子之书亦不目以异端。
不知夫子所谓异端者果何等耶?
《论语》有曰:「乡原,德之贼也」。
《孟子》亦屡言乡原之害。
若乡原者,岂夫子所谓异端耶?
果谓此等,则非止乡原而已也,其他亦有可得而推知者乎?
孟子之后,以儒称于当世者,荀卿、扬雄、王通、韩愈四子最著。
《荀子》有《非十二子篇》,子思、孟轲与焉。
荀子孟子未远,观其言,甚尊孔子,严王霸之辨,隆师隆礼,则其学有所传,亦自孔氏者也。
而乃甚非子思、孟轲,何耶?
至言子夏、子游、子张,又皆斥以贱儒。
则其所师者果何人?
而所传者果何道耶?
其所以排子思、孟轲、子夏、子游、子张者,果皆出其私意私说,而举无足稽耶?
抑亦有当考而论之者耶?
老、庄盖后世所谓异端者。
传记所载,老子盖出于夫子之前,然不闻夫子有辟之之说。
孟子亦不辟老子,独杨朱之学,考其源流,则出于老氏,然亦不知孟子之辞略不及于老氏,何耶?
扬子始言「老子槌提仁义,绝灭礼乐,吾无取焉耳」,然又有取于其言道德。
韩愈作《原道》,始力排老子之言道德。
佛入中国,在扬子之后。
其事与其书入中国始于汉,其道之行乎中国始于梁,至唐而盛。
韩愈辟之甚力,而不能胜。
王通则又浑三家之学,而无所讥贬。
浮屠老氏之教,遂与儒学鼎列于天下,天下奔走而乡之者盖在彼而不在此也。
愚民以祸福归乡之者则佛老等,以其道而收罗天下之英杰者,则又不在于老而在于佛。
故近世大儒有曰「昔之入人也,因其迷暗,今之入人也,因其高明」,谓佛氏之学也。
百家满天下,入者主之,出者奴之,入者附之,出者污之,此庄子所以有彼是相非之说也。
要之,天下之理,唯一是而已。
彼其所以交攻相非,而莫之统一者,无乃未至于一是之地而然耶?
抑亦是非固自有定,而惑者不可必其解,蔽者不可必其开,而道之行不行,亦有时与命而然耶?
道固非初学之所敢轻议,而标的所在,志愿所向,则亦不可不早辨而素定之也。
故愿与诸君熟论而深订之。
策问(四) 南宋 · 陆九渊
 出处:全宋文卷六一四八、《象山集》卷二四
问:夫子生于周末,自谓:「文王既没,文不在兹乎」?
当时从之游者三千,门人高弟如宰我、子贡、有若之徒,所以推尊之者,至谓「贤于尧、舜」,谓「自生民以来未之有」,谓「百世之后,等百世之王,莫之能违也」。
千载之后,未有以其言为过者。
古圣人固多,至推以为斯道主,则惟夫子。
苟有志于斯道者,孰不愿学?
夫子删《诗》定《书》,系《周易》,作《春秋》,传曾子则有《孝经》,子思所传则有《中庸》,门人所记则有《论语》。
简编虽出煨烬,而西都搜求参校之详,犹足传信。
凡此固夫子所以诏教后世,而后世所以学夫子者,亦未有舍此而能得其门者也。
《论语》载当时问答与畴昔训词,既不得亲炙于当时,则视其所载,亦可以如亲闻于当时也。
然学有业,不知当时在夫子之门者,业果安在?
由治千乘之赋,宰百乘之家,赤可使与宾客言,二三子盖自谓其能,而夫子亦以是许之。
不识其在夫子之门独以是为业乎?
抑亦所学于夫子者又不在是也?
他日独立,伯鱼过庭,乃使学《诗》。
既学矣,他日乃使之学《礼》。
不识伯鱼之未学《诗》也,亦有所学乎无也?
既学《礼》矣,亦有所学乎无也?
「小子何莫学夫《诗》」,又曰「兴于《诗》」,夫子盖屡教人以学《诗》,不识凡居夫子之门者,举皆以学《诗》为业乎?
陈亢固在弟子列,乃问伯鱼而后闻《诗》闻《礼》,无乃先是未知其说乎?
子以四教,文、行、忠、信,此固门弟子纪述之辞,然亦有所据而言。
所谓文、行、忠、信者,果何如而以为教也?
三千之中,独荐颜渊为好学,而称之则曰「终日不违如愚」,曰「三月不违仁」,曰「不改其乐」,曰「不迁怒,不贰过」,不识亦有可得而知者乎?
读《论语》者,固求所以为学之方,日肄之业,故愿与诸君论其所疑。
夫子之所以教人与当时门弟子之所以学于夫子者,苟不在是,而今日学者之所患,亦不在是,则亦愿与诸君备论而索言之,毋略。
子思言利孟子不言利 南宋 · 林之奇
 出处:全宋文卷四六○八、《拙斋文集》卷一三
孟子之适魏,正当魏人败于马陵,秦人掳其公子卬,魏之为国可谓困矣。
王曰:「叟不远千里而来,亦将有以利吾国乎」?
盖其兵屡败,意夫孟子之来,有奇谋秘计以取胜于邻国,而洗其屡败之过也。
故其言曰云云,「一洒之,如之何则可」?
所谓「东败于,长子死焉」者,马陵之败,掳太子申是也;
「西丧地于秦七百里」者,秦取西河之地也;
「南辱于楚」,史传失传。
惟其屡败如此,故问孟子用兵何若而利,何若而不利也。
孟子则曰:「王何曰利,亦有仁义而已矣」。
惟其言仁义,至于利之一言,则断然以谓「如虎狼之不可近,近之则噬人;
如乌喙之不可食,食之则致死」者。
孟子学子思者也。
尝问牧民之道何先,子思曰「先利之」。
孟子曰:君子之所以教人,亦仁义而已矣,何必曰利?
子思曰:仁义固所以利之也,上不仁则下不得其所,上不义则下乐为诈也,此为不利大矣。
孟子之学子思,既知夫仁义为利之大,而其对梁王,则终不以利言之,何哉?
善夫温公之论:「子思、孟轲之言一也。
夫惟仁者为知仁义之利,不仁者不知也。
孟子之对梁惠王,直以仁义而不及利者,所与言之人异故也」。
此说可谓尽之矣。
盖仁义非无利,仁义之利,可与智者道,难与俗人言也。
与世俗而言仁义之利,彼将以利心而求于仁义,果何以得仁义之利哉?
杨墨之徒虽曰仁义,一则以利天下而不为,一则以利天下而为之。
惟其以利心而求于仁义,虽近仁义,而卒不免于利。
故惟孟子则可以与之言,非孟子而与之言,则失之矣。
盖可与言而不与之言,则失人;
不可与之言而与之言,则失言。
知者不失人,亦不失言。
孔子之所以罕言利者,罕与世之人言也。
夫子之道传之子思,子思之道传之孟子
夫子罕言利,而子思言之于孟子,此子思之所以为善学夫子也。
子思既言利,而孟子则不言之于梁王,此孟子所以为善学子思也。
譬如医家之用药,此人所用之药,不可以用之于彼人也。
君子不以天下俭其亲,为墨子而言则可,为始皇而言之则不可。
俭非圣人之中制,为魏晋之君俭啬言之则可,为武帝言之则不可矣。
问策(一○) 南宋 · 王十朋
 出处:全宋文卷四六三○、《梅溪先生文集》卷一三
问:《中庸》一书,盖圣学渊源,入德之大要也。
说者谓孔子之孙子思所作,观其微辞奥旨,非圣人之后,命世大儒有不能者焉。
然其间立言措意,亦有戾于吾夫子者,證以《论语》、《系辞》,不得尽合,学者疑之。
语曰:「中庸之为德也,其至矣乎」!
圣人以中庸为至德,非大全君子不能当其名。
是书载夫子之言,有「君子之中庸」,有「小人之中庸」。
夫既已小人矣,尚何中庸之有耶?
夫子以一贯之道语曾参,参告门人曰:「夫子之道,忠恕而已矣」。
是书乃有「忠恕违道不远」之言。
则是以道与忠恕为二,而忠恕实未可以为道也,与《论语》又何不同也?
《系辞》曰:「《易》之兴也,其于中古乎,作《易》者其有忧患乎」?
盖谓文王也。
是书载夫子之言曰「无忧者其文王乎」。
文王拘羑里而繇《易》,乃云无忧,何也?
《语》曰:「三分天下有其二,以服事商周之德,可谓至德矣」。
是书载夫子之言,曰:「武王、周公其达孝矣乎!
善继人之志,善述人之事」。
文王终身事武王、周公不待终丧而伐之,而云善继志、述事,何也?
《语》曰:「夏礼、商礼吾能言之,杞宋不足證也」。
是书乃曰:「吾学夏礼,杞不足證,吾学商礼,有宋存焉」。
又未知其孰是耶?
夫子伤周室之衰,三光五岳之气分,故《春秋》书「王正月」,以大一统。
是书乃曰:「书同文,车同轨」。
孔子之时,天下曷尝同车书乎?
弟子记圣人之言行,于《论语》皆称子,如「子曰」及「子以四教」之类,盖尊师重道之辞,未尝有字圣人者。
是书亦称「子曰」宜矣,而又有「仲尼曰」、「仲尼祖述尧舜」之语焉。
岂有身为圣人之孙,而字其祖者乎?
窃意秦火之后,汉儒于四十九篇中缀拾所存,不能无附益之伪,不然,何以诡异圣人如是也?
孟子学子思者也,七篇之书称子思多矣,独无一言及其师之书,又不知是书果子思作否耶?
有以辩其疑者。
说命下讲义1125年 宋 · 刘一止
 出处:全宋文卷三二七六、《苕溪集》卷一○ 创作地点:浙江省绍兴市
自「王曰来汝说」以下,高宗以师道命傅说
「曰王人求多闻」以下,傅说以学告高宗
自「王曰呜呼四海之内咸仰朕德」以下,高宗所以教而更命之;
「说拜稽首曰敢对扬天子之休命」,则傅说高宗所以而终成之也。
《君奭》曰:「在武丁时,则有若甘盘」。
高宗尝学于甘盘,而不终其业矣。
《无逸》曰:「旧劳于外,爰暨小人。
作其即位,爰知小人之依」。
则遁于荒远,而险阻艰难备尝之矣。
其所以有望于傅说者,盖困而知学焉。
酒醴不能自发,有以发之者曲糵也,犹才不能自达,有待于达之者欤。
羹不能自和,有以和之者盐梅也,犹德不能自成,有待于成之者欤。
曰「交修予,罔予弃,予惟克迈乃训」,则许之以受教而不拒也。
于是乎可以语学。
学之道莫先于求多闻,求多闻所以学古也。
不通于古则处经事而不得其正,莅变事而不知其权,亦恶能有所建立哉?
非特不足以建立,抑将坠先王之绪而不克永久也。
故曰:「王,人求多闻。
时惟建事,学于古训,乃有获;
事不师古,以克永世,匪攸闻」。
惟学则知道,知道然后乐循礼,故曰「逊志」。
学如不及,犹恐失之,故曰「务时敏」。
学自外至,故曰「厥修乃来」。
至是,则日知其所亡,月无忘其所能,故曰「道积于厥躬」。
不足则学,有馀则教,故曰「惟敩学半」。
《记》曰「教学相长」,此敩学半之谓也。
始于学,终于教,学不可已也,故曰「念终始典于学」。
积善在身,犹日长加益,而人不知,故曰「厥德修罔觉」。
汤之于伊尹,学焉而后臣之,故不劳而王。
然则高宗之务学,可不以成汤伊尹之事为监乎?
当「式克钦承」,以辅王之学。
非特克式钦承也,又「旁招俊乂,列于庶位」,以成交修之志焉。
高宗于是乎知识,所以教而更命之。
所以更命之者,先正保衡,俾厥后惟尧舜,悯一夫之不获,其自任以天下之重如此。
又其效至于「佑我烈祖,格于皇天」,则今安得有愧?
于是乎「罔俾阿衡专美有商」,「克绍乃辟于先王,永绥民」,则非特无愧于阿衡,我亦无愧于先王矣。
是乃所以教而欲成之之意也。
故曰「敢对扬天子之休命」。
窃尝论之,事不可以不师古;
苟师古,不可以不务学;
苟务学,不可以不隆师。
古之贤君所以能大过人者,无踰于此三言者矣。
且君之于臣也,岂特臣之而已哉?
有不得而臣者则友之。
惠公曰:「吾于颜则友之矣。
王顺、长息则事吾者也」。
有不可得而友之者则事之。
子思曰:「古之人曰事之云乎,岂曰友之云乎」?
曰,事者师焉而已矣。
《经》曰:「能自得师者王,谓人莫己若者亡」。
传曰:「其君贤君,而有师者王;
其君中君,而有师者霸」。
然则固不可以无师也。
黄帝学于务成,禹学于西王国,学于伊尹文王学于畴子斯,武王学于郭叔,周威公学于宁越小白学于管仲魏文侯学于子夏,晋献公学于祖朝燕昭王学于孙膑
何必高宗,古之人皆然,至于功德有远近,成就有大小,所学有贤不贤,则系乎人而已。
然则固不可不学也。
尝观尧舜之为君,禹、皋陶之为臣,都俞吁咈,共济于一堂之上,宜有甚高难行之法度,不可逮及之谋谟,更新一时,焜耀来世。
不然,何以得圣君贤臣之名于霄壤间哉!
及考《书》之所载,不称其能作古,而称其能稽古,曰「若稽古帝尧」,曰「若稽古帝舜」,曰「若稽古大禹」,曰「若稽古皋陶」。
君臣之间,皆称稽古焉,然后知虽圣帝贤臣,未有不本于师古。
所谓学者学此也,所谓教者教此者也。
《诗》曰:「不愆不忘,率由旧章」。
《书》曰:「无作聪明乱旧章」。
然则事不可不师古明矣。
由得师以务学,由务学以师古,以至于建立无愧乎先王,此高宗之所以为贤君者也。
孟子曰:「天有为之君,有所不召之臣,欲有谋焉则就之,其尊德乐道,不如是不足与有为也」。
呜呼,所谓大有为之君,盖不世出。
然而无是君则已,苟有是君,未有无其臣焉,此殆若符契之,故曰「必有所不召之臣」。
高宗即位之初,精诚感格,梦赉良弼,得于傅岩,置于左右,以版筑之贱位冢宰,以人臣之卑处师道,君任之而不疑,臣居之而无畏。
此非有神契默会,恶能臻于是哉?
文王之得臧丈人,高宗之得傅说,原其遇合,盖有异于人矣。
宜其相得之深,无所疑畏焉。
然说之始对高宗曰「畴敢不祗若王之休命」者,彼以臣之事责我也;
卒曰「敢对扬天子之休命」者,彼以师道望我也。
谓之对扬,则若与为敌焉。
有道之士,处辞受之间,无可苟也。
且当其任不辞其责,有是实不辞其名。
孟子之于齐王,且将以师道自居也,而况有高宗之君乎?
之于伊尹,学焉而后臣,高宗之于,臣焉而后学,其事虽殊,然其成功一也。
知枢密院事沈公行状1137年6月15日 宋 · 刘一止
 出处:全宋文卷三二七八、《苕溪集》卷三○、《龟溪集》附录 创作地点:浙江省绍兴市
曾祖原,赠少保
曾祖妣方氏,赠荣国夫人
祖涣,赠太师嘉国公;
祖妣孙氏,赠奉国夫人
彦修,赠少师
妣丁氏,赠淑国夫人
公讳与求,字必先,世为吴兴德清人
按沈氏之先,于周为子男之国,其地即汝南平舆县沈氏是也。
鲁昭公二十二年为吴所灭,已而复见,至定公四年又灭于蔡,沈遂不祀。
其后子孙分散。
汉晋之世,著名简册者,盖有其人。
至六朝而盛,家于武原临溪
唐天宝间,析临溪为邑,是为德清
国初虽稍微,而公之族祖暨诸父以儒学踵取名第,至公乃大光显望于吴兴
公自少颖异,读书属文,不烦教督,识虑辩诘,已如成人。
未冠,以艺业试乡校,流辈莫与争长。
公既丁少师公襄忧,自以家素贫乏,母夫人以己为命,相与致志于学,律身严。
未几,荐名乡书,寻为太学生试选,屡魁多士,名称蔚然。
政和五年进士第,授濮阳县县学教授,以道远不便亲养,改常州州学教授
任满,授秀州司兵曹事兼推勘公事。
公治狱不以委吏,事皆躬决,多所平反。
再岁,丁母夫人忧,服阕,除太学录
靖康改元,至京师,迁儒林郎,除太学博士
建炎初,车驾幸广陵,公始赴官,同荐改通直郎
会罢太学,除通判明州,改两浙路提举市舶
未赴,御史荐公,对便殿,除监察御史
上疏论执政过失,迁兵部员外郎
公自劾,以为言苟不当,宜黜,不应得迁。
上感寤,行公言,更除殿中侍御史,被旨鞠狱江外。
车驾巡海上,公还,趋行在所奏事,寻扈从至会稽
而敌寇尚留江左,公首陈追袭之计,不果用。
是时江浙创残之馀,盗贼继作,民蠹未除,吏奸滋甚,宪网阔疏。
追论同知枢密院事两浙西路宣抚使周望拥重兵于吴门,不能捍蔽,脱身先遁,以至连城陷没;
与诸郡以城降贼,并缘为奸,掠取民财等事,乞正典法。
时占象者言,西北有赤气蔽天,中有白气如练,犯北斗、文昌、紫薇
公极论时政得失,宜遣使省陵寝,定驻跸之地,宰相不可虚位,及用祖宗故事,令参知政事宰相轮日知印,诸将兵各立军额,蠲租赋以宽民力,信赏罚以明功罪,凡十许事。
寻除侍御史
宰相以年少骤进,不更世务,公上疏极陈,恐误国事。
上初难之,会近臣李陵献言,宜诏宰执于罪戾中选择实能,付之以事,仍咨台谏为国择人,勿复再言,出榜朝堂
公曰:「自古岂有禁台谏不言者乎」?
复论列,其略曰:「任贤使能,人主之柄也;
献可替否,台谏之职也。
任使失当,则其祸移;
献替失当,则其职旷。
是以自古明哲之君,开广言路,所以防蔽塞而杜私邪,上下相须,乃成治道。
今乃诏宰执用罪戾之人,而令台谏不言,是必不识事体之人持浅狭自私之见,文巧伪观望之言以误陛下,使陛下虚负拒谏之名,是何不忠之甚也!
且自古以来,有责台谏以不言者矣,有旌台谏以能言者矣,未闻明揭榜使勿言也」。
翌日上为降旨:「李陵身为侍从,乃复疑误朝廷,上言乞诏宰执蔡京、王黼、张邦昌、苗傅、刘正彦等一时罪戾之人;
钳闭台谏,使不得言。
欲收恶党之恩,遂陈迷国之计。
可罢侍郎,与在外宫观
沈与求上疏,乞明指献言之人,显行黜责,其论为当。
至云变朱成墨,指鹿为马,言太深切,使大臣不敢安位,可罢侍御史,除职与郡」。
寻除直龙图阁、知台州
待次累月,上思公,有旨召还,再除侍御史
上尝从容言:「王安石之罪在行新法」。
公对曰:「王安石以己意变先帝法度,误国害民,诚如圣训。
然人臣立朝,未论行事之是非,先观心术之邪正。
扬雄名世大儒,主盟圣道,新室之乱,乃为美新剧秦之文。
冯道左右卖国,得罪万世。
安石于汉则取,于五代则取道,臣以是知其心术不正,则奸伪百出,僭乱之萌,实由此起。
熙宁元丰以来,士皆宗安石之学,沈溺其说,节义彫丧,驯致靖康之祸。
污伪卖国,一时叛逆,尚逭典刑,愿陛下明正其罪,以戒为臣不忠者」。
先是上欲究僣伪事,因公有言,上大感悟。
公再居言路,附丽前宰相用事者意公悉论出之,公闻之,曰:「近世朋党,习以成风,凡人材不论贤否,皆视宰相出处为进退,盖上之人驱之使然。
余待罪言路,荷上知遇,第当分别人之邪正能否而公言之,余之职也,岂可谓一时所用皆不贤,而使视宰相为进退哉」?
止择一二明附稔恶者,列于上,群情遂定。
明年春驾幸临安,迁御史中丞
时军储窘乏,公极陈屯田利害,为《古今集议》上下二卷上之。
上用其言,始定营田之议。
禁卫单寡,兵机不在朝廷,公上言:「仰惟陛下移跸东南,将图恢复之举,先务之急,宜莫如兵。
汉有南北军,唐自府兵彍骑之法既坏,犹内有禁兵,外有诸镇之兵,上下维持,使无偏重之势,其意远矣。
今图大举,而兵权不在朝廷,虽有枢密院及三省兵房、尚书兵部,但奉行文书而已。
愿诏大臣讲求利害而举行之,使人情不骇而兵政益修,助成经理中兴之志」。
浙郡淫雨害稼穑,公上疏云:「伏见中夏以来,霪雨过度,浙西数郡之田垂熟淹没者十七八,民有饥馑之忧。
徽、严州水泉暴涌,浸城郭,漂庐舍。
比者临安火延民居,无虑万馀家,甚于去岁会稽之变,岂小异哉。
仰惟陛下遭时多难,厉精为治,宵衣旰食,靡遑靡宁,天地顾临,宜有福应。
然阴阳乖和,灾异仍见,陛下亦尝于行事之际,思所未至者乎?
苟未至焉,则亦加之以诚而已矣。
子思曰:『诚则形,形则著』。
诚之至也,参天地,赞化育,况于行事之际,厥类章章,靡有不著者也。
今九庙丘墟,两宫隔绝,夷狄之祸未殄,僣叛之党未平,下民嗷嗷,厌乱思治,以日为岁,痛如焚灼,睹此灾异,心折骨惊。
而谈者至谓泽国夏潦,地气使然,火延民房,救者不力,宜不足勤圣虑。
臣恐此言日闻,诚意日替,臣是以泪流落而不自禁也。
陛下诚以臣言思之,凡陛下所以畏天爱民,用人听言,追祖宗之法,惇骨肉之亲,薄阍寺之权,正宫闱之化,一出于诚,有勉强而行之者耶?
畏天不以诚,则工祝虽具,近于致渎。
爱民不以诚,则诏令虽繁,终于失信。
用人不以诚,则谗间日进,将以疑似而远正人。
听言不以诚,则阿谀日闻,将类忌讳,而恶直士。
追祖宗之法而不以诚,则不无背戾。
惇骨肉之亲而不以诚,则不无猜嫌。
阍寺之权而不以诚,则虽名为裁抑,而桀黠之辈不除。
正宫闱之化而不以诚,则虽外示朴素,而奢靡之习犹在。
凡陛下见于行事,臣固知一出于诚,而非勉强。
然臣所谓譊譊者,愿陛下加之意而已矣。
诚意既修,则天地感格,阴阳和平,灾异之兴,转为福耳」。
上嘉纳焉。
两浙转运使徐康国温州奏发宣和间所制间金锁、金屏障什物,上命上之,而康国已猝发至行在所
公曰:「吾君勤俭,德侔大禹汉文帝以下不足道也。
异时驻跸广陵,有进而用华靡者,立命焚之通衢。
康国不识事君之礼,尚习故态,欲以微物累盛德。
乞用广陵故事斥而焚之,仍显黜康国,明示好恶,且为小人希指之戒」。
上悉从之。
公在言路,首尾四年,凡所论列,不避权要,颇忤时宰意,至是改除吏部尚书,兼权翰林学士侍读
未几除龙图阁学士荆湖南路安抚使兼知潭州
公以疾乞置閒散,改除提举江州太平观
明年,除知镇江府两浙西路安抚使
公到官,招集流亡,俾之复业。
异时士卒凭陵居民,闻公威名,重足屏迹,无敢犯法,威德并行,内外绥安
秋八月,仍复以吏部尚书召,寻兼权翰林学士侍读
九月,除参知政事
是时虏伪入寇,兵已压境,上决意亲征,讫有成功。
公居帷幄,实与其事。
上亲御翰墨,书《车攻》诗赐焉。
再岁,乞奉祠,除资政殿学士、知明州
疏再上,改提举临安府洞霄宫
公之出也,以在政府,凡所议论,皆出臆见,无纤毫阿附。
督府治兵,欲大举,公勿与闻,公曰:「此大事也,岂可身居近辅而独不与哉」?
数上疏求去,上不得已而从之。
驾幸平江明年春,以提举万寿观侍读
寻召除同知枢密院事,从驾至建康,迁知枢密院事
公首陈恢复之计,练兵市马,积粟聚财,分布将帅,以待机会。
而同列不察,疑公沮之,且冒昧欲举,率不克就。
上忆公初言,决意召公,盖欲大用,仅阅累月,得小疾,一夕薨。
绍兴八年六月甲子也。
上痛悼,辍视朝一日,赠左银青光禄大夫,赐水银龙脑以敛,又赐田十顷以恤其家。
今年季秋甲申,葬于邑永和乡马鞍山之原。
取同郡范氏,赠吴兴郡夫人
夫人有美德,先公四年卒。
三子,曰云纪,右从事郎
曰云章,右承务郎
云卿,未任以官。
息女三,长适左从事郎两浙路转运司准备差遣,馀在室。
公自被遇简知,历御史三院,于内外事知无不言,前后论列凡四百奏。
其间如收揽主权,爱惜名器,斥逐邪佞,亲近正人,未尝不反覆言之;
至于纠官邪,劾赃吏,将帅得失,政事是非,与州县抑配扰民,狱讼过差,监司郡守选除不当,军兴以来进战退守之策、积谷训兵之要,不可概举。
上以公论天下事淹练通达,克己听纳,言之切直,自敌以下有不能堪者,上不罪焉。
一时台纲自公大振,武将训敕其下,曰:「汝不识沈中丞耶」?
其见惮如此。
大将入觐,有进缯帛方物者,既分赐六宫,公以谓此事虽微,自政和宣和以来进献稍侈,今艰虞之时,不宜有此,乞斥还之。
时方暮夜,上得公疏,即命追取斥还,仍降札谕公。
公感泣草谢,自以不世遭遇,蒙上听纳,无愧古人,顾未知效死地耳。
公自为执政,凡所规益,虽家人莫得闻。
所荐人才至多,受荐皆莫知也。
上每以知人称之。
自小官至宦达,攻苦食淡,处之晏然。
天性孝友,所得俸禄以给宗族兄弟无难色。
于文无所不能,晚岁工,尤善为诗,引类托兴,有作者风气。
凡人以为难者,公熟视落笔,便造壸奥。
有文集二十卷、奏议三十卷藏于家。
一止从公游踰三十年,自乡校至立朝,虽有出处契阔之异,而相厚之意不少衰。
公尝见荐为御史属官,初未尝言,心独识之,然知公莫详焉。
窃尝叹息,以为君臣之遇,自古所难。
有听谏之君,又有能言之臣,然后君臣俱荣,名誉日彰。
不幸而无其臣,则君虽有屈己听纳之诚,而臣言不足以发之,遂至于两无称焉,可不惜哉。
魏徵之遇太宗韩休之遇明皇包拯之遇仁祖,公之遇主上,盖所谓君臣俱荣者矣。
云纪属一止状公之行,将求诸立言大君子志公墓。
公名节之伟,议论之懿,缙绅所共知也,一止不敢私。
谨状。
己易1194年 南宋 · 杨简
 出处:全宋文卷六二二一、《慈湖先生遗书》卷七 创作地点:江西省景德镇市乐平市
易者己也,非有他也。
以易为书,不以易为己,不可也。
以易为天地之变化,不以易为己之变化,不可也。
天地,我之天地;
变化,我之变化,非他物也。
私者裂之,私者自小也。
包牺氏欲形容易,是已不可得,画而为━。
于戏,是可以形容吾体之似矣!
又谓是虽足以形容吾体,而吾体之中又有变化之殊焉,又无以形容之,画而为⚋。
━者,吾之也━。
━者,吾之⚋也,可画而不可言也,可以默识而不可以智知也。
━者,吾之全也;
⚋者,吾之分也。
全即分也,分即全也。
自生民以来,未有能识吾之全者。
唯睹夫苍苍而清明、而在上,始能言者,名之曰天;
又睹夫隤然而博厚、而在下,又名之曰地。
清明者,吾之清明,博厚者,吾之博厚,而人不自知也。
人不自知,而相与指名曰彼天也,彼地也;
如不自知其为我之手足,而曰彼手也,彼足也;
如不自知其为己之耳目鼻口,而曰彼耳目也,彼鼻口也。
是无惑乎自生民以来面墙者比比,而不如是昏之甚者,见谓聪明也。
夫所以为我者,毋曰血气形貌而已也。
吾性澄然清明而非物,吾性洞然无际而非量。
天者,吾性中之象;
地者,吾性中之形。
故曰「在天成象,在地成形」,皆我之所为也。
混融无内外,贯通无异殊,观━画,其旨昭昭矣。
厥后又系之辞曰《乾》,乾,健也,言乎千变万化,不可纪极,往古来今,无所终穷,而吾体之刚健未始有改也。
言乎可指之象,则所谓天者是也。
天即乾健者也,天即━画之所似者也。
天即己也,天即易也。
地者,天中之有形者也。
吾之血气形骸乃清浊阴阳之气合而成之者也,吾未见夫天与地与人之有三也。
三者形也,一者性也,亦曰道也,又曰易也。
名言之不同,而其实一体也。
故夫《乾·彖》之言,举万物之流形变化皆在其中,而六十四卦之义尽备于《乾》之一卦矣。
自清浊分,人物生,男女形,万物之在天下,未尝不两,曰天与地,曰昼与夜,曰夫与妇,曰君与臣,曰尊与卑,曰大与小,曰贵与贱,曰刚与柔,曰动与静,曰善与恶,曰进与退,曰实与虚。
博观纵观,何者非两?
⚋者,所以象此者也。
又系之辞曰《坤》,坤,顺也,明乎地与妻、与臣、与柔之类也,然非有二道也。
《坤》者两画之《乾》,《乾》者━画之坤也。
故曰:「天地之道,其为物不贰,则其生物不测」。
又曰:「明此以南面,尧之所以为君也;
明此以北面,舜之所以为臣也」。
又曰:「吾道一以贯之」。
则夫《乾》、《坤》之《彖》虽有「大哉」、「至哉」之辨,以明君臣上下之分,而无二元也。
《坤》爻又曰「直方大」,又曰「以大终」也,又以明「大」与「至」之无二旨,《乾》与《坤》之无二道也。
《乾》何以三━也。
天,此物也,人,此物也,地,此物也,无二,一也,无二,己也,皆我之为也。
《坤》何以三⚋也?
天有阴阳日月明晦也,地有刚柔高下流止也,人有君臣夫妇贵贱善恶也。
☳,天下固有如此者也。
圣人系之辞曰《震》,明乎如此者阳为主,自下而动且起也,此我之变态也。
☴,天下固有如此者也。
圣人系之辞曰《巽》,明乎如此者阴为主,阴入于下,柔随之类也,此又我之变态也。
☵,天下又有如此者也,圣人系之辞曰《坎》,言阳陷乎两阴之中,内阳而外阴,水之类也,此我之坎也。
☲,天下又有如此者也,圣人系之辞曰《离》,言阴柔不能以自立,丽乎两刚,又外阳而中虚,为火之类也,此我之离也。
天下又有☶者,阳刚止截乎其上,故系之辞曰《艮》,艮止也,明乎我之止也。
天下又有☱者,阴柔发散乎其外,故系之辞曰《兑》,兑,说也,明乎我之说也。
举天地万物万化万理皆一而已矣,举天地万物万化万理皆《乾》而已矣。
《坤》者《乾》之两,非《乾》之外复有《坤》也。
《震》、《巽》、《坎》《、离》、《艮》、《兑》,又《乾》之交错散殊,非《乾》之外复有此六物也,皆吾之变化也。
不以天地万物万化万理为己,而惟执耳目鼻口四肢为己,是剖吾之全体而裂取分寸之肤也,是梏于血气而自私也,自小也,非吾之躯止于六尺七尺而已也。
坐井而观天,不知天之大也;
坐血气而观己,不知己之广也。
元亨利贞,吾之四德也。
吾本无此四者之殊,人之言之者自殊尔。
推吾之始,名之曰元,又曰仁。
言吾之通,名之曰亨,又曰礼。
言吾之利,名之曰利,又曰义。
言吾之正,名之曰贞,又曰固。
指吾之刚为九,指吾之柔为六,指吾之清浊为天地,指吾之《震》、《巽》为雷风,指吾之《坎》、《离》为水火,指吾之《艮》、《兑》为山泽;
又指吾之变而化之,错而通之者为六十四卦,三百八十四爻。
以吾之照临为日月,以吾之变通为四时,以吾之散殊于清浊之两间者为万物。
以吾之视为目,以吾之听为耳,以吾之噬为口,以吾之臭为鼻,以吾之握为手,行为足,以吾之思虑为心。
言吾之变化云为深不可测,谓之曰神。
言吾心之本曰性;
言性之妙不可致诘,不可以人为加焉,曰命。
得此谓之德,由此谓之道。
其觉谓之仁,其宜谓之义,其履谓之礼,其明谓之智,其昏谓之愚,其不实谓之伪。
其得谓之吉,其失谓之凶,其补过谓之无咎。
其忻然谓之喜,其惨然谓之忧。
悔其非谓之悔,啬而小谓之吝。
其不偏不过谓之中,其非邪谓之正。
其尽焉谓之圣,其未尽焉谓之贤。
言乎其变谓之易,言乎其无所不通谓之道,言乎无二谓之一,今谓之己。
谓之己者,亦非离乎六尺而复有妙己也,一也。
二之者,私也,梏也。
安得无私与梏者而告之?
姑即六尺而细究之。
目能视,所以能视者何物?
耳能听?
所以能听者何物?
口能噬,所以能噬者何物?
鼻能臭,所以能臭者何物?
手能运用屈信,所以能运用屈信者何物?
足能步趋,所以能步趋者何物?
血气能周流,所以能周流者何物?
心能思虑,所以能思虑者何物?
目可见也,其视不可见。
耳可见也,其听不可见。
口可见,噬者不可见。
鼻可见,臭者不可见。
手足可见,其运动步趋者不可见。
血气可见,其使之周流者不可见。
心之为脏可见,其能思虑者不可见。
其可见者有大有小,有彼有此,有纵有横,有高有下,不可得而一。
其不可见者不大不小,不彼不此,不纵不横,不高不下,不可得而二。
视与听若不一,其不可见则一。
视、听与噬、臭若不一,其不可见则一。
运用步趋、周流思虑若不一,其不可见则一。
是不可见者在视非视,在听非听,在噬非噬,在臭非臭,在运用屈信非运用屈信,在步趋非步趋,在周流非周流,在思虑非思虑。
视如此,听如此,噬如此,臭如此,运用如此,步趋如此,周流如此,思虑如此,不思虑亦如此。
昼如此,夜如此,寐如此,寤如此,生如此,死如此,天如此,地如此,日月如此,四时如此,鬼神如此,行如此,止如此,古如此,今如此,前如此,后如此,彼如此,此如此,万如此,一如此,圣人如此,众人如此。
自有而不自察也,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也。
为圣者不加,为愚者不损也。
自明也,自昏也。
此未尝昏,此未尝明也,或者蔽之、二之,自以为昏、为明也。
昏则二,明则一。
明因昏而立名,不有昏者,明无自而名也。
昏明皆人也,皆名也,非天也。
天即道,天即乾,天即易,天即人,天与人亦名也。
《大传》曰「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」,此非先圣之言也。
忧即天,万物即天。
孔门之徒闻圣人之言而差之,以己意参其间,而有是言也,此非吾孔子之言也。
「吾道一以贯之」,此孔子之言也。
其曰「易与天地准」,此亦非孔子之言也。
何以明之?
天地即易也,幽明本无故,不必曰「仰观俯察」而后知其故也。
死生本无说,不必「原始要终」而后知其说也。
是皆非吾孔子之言也,其徒之己说也。
神即易,道即善,其曰「继之者善也」,离而二之也。
离道以善,庄周陷溺乎虚无之学也,非圣人之大道也。
孔子曰:「易,其至矣乎!
夫易,圣人所以崇德而广业也」。
孔子之言也。
圣人即易也,德业即易也。
继曰「天地设位,而易行乎其中」,又非孔子之言也。
何者?
离易与天地而二之也。
「子曰」之下,其言多善,间有微碍者,传录纪述者之差也,其大旨则善也。
不系之「子曰」者,其言多不善,非圣人之言故也。
乾即易,坤即易,其曰:「乾坤毁,则无以见易;
易不可见,则乾坤或几乎息」。
又曰:「形而上者谓之道,形而下者谓之器」。
其非圣言,断断如白黑,如一二之易辨也。
凡如此类,不可胜纪。
善学《易》者求诸己,不求诸书。
古圣作《易》,凡以开吾心之明而已;
不求诸己而求诸书,其不明古圣之所指也甚矣。
是古圣指东,学者求西。
读书者满天下,省己者千无一,万无一。
孔氏之门学者不知其几,而日至者无几也,月至者又无几也,三月不违者颜氏子一人而已。
他日子夏、子张、子游以有若似圣人矣,而况于不在孔门者乎?
幸有一曾子独不然,曰:「不可。
江汉以濯之,秋阳以暴之,皓皓乎不可尚已」。
此岂训诂之所能解也?
知之者自知也,不可以语人也。
所可得而语人者,曰「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」而已,终不可得而言也。
曰「吾有知乎哉?
无知也」而已,实无得以告人也。
何为其然也?
尚不可得而思也,矧可得而言也?
尚不可得而有也,矧可得而知也?
然则昏者亦不思而遂己,可乎?
曰正恐不能遂己,诚遂己,则不学之良能,不虑之良知,我所自有也。
仁义礼智,我所自有也,万善自备也,百非自绝也。
意、必、固、我无自而生也。
虽尧、舜、禹、汤、文、武、周公、孔子何以异于是?
虽然,思亦何害于事?
箕子曰「思」、曰「睿」,孔子曰「学而不思则罔」,周公「仰而思之,夜以继日」,思亦何害于吾事也?
「庸言之信,庸行之谨」,不可以精粗论也。
「儆戒无虞,罔失法度」,正易道之妙也。
尧舜「允执厥中」,执此也;
「兢兢业业」,弗敢怠也。
禹之「克艰」,不敢易也。
汤「改过不吝」,去其不善而复于善也。
文王「翼翼」,小心也。
信吾信,谨吾谨,儆戒吾儆戒,执吾执,兢兢吾兢兢,业业吾业业,艰吾艰,改吾改,翼翼吾翼翼,无二我也,无二易也。
既曰「天下何思何虑」矣,而又曰执、曰兢兢业业、曰艰、曰改过、曰翼翼,无思无虑者固如此乎?
但兢兢,但业业,但克艰而弗易,但改过,但翼翼。
方兢兢业业,克艰而不易时,此心果可得而见乎?
果不可得而见乎?
果动乎?
果不动乎?
特未之察耳。
似动而不移也,似变而未尝改也。
不改不移,谓之寂然不动可也,谓之无思无虑可也,谓之不疾而速、不行而至可也。
此天下之至动也,此天下之至赜也。
象也者,像此者也。
爻也者,效此者也。
非赜自赜,动自动也。
一物而殊名也,一人而姓名字行之不同也。
此非沈虚陷寂者之所能识也,亦非憧憧往来者之所能知也。
然而至易也,至简也,或者自以为难,近取诸身,殊不远也。
身犹远尔,近取诸心,即此心而已矣。
曾子传之,曰:「夫子之道,忠恕而已」。
孟子学之,曰:「仁,人心也」。
又曰:「恻隐之心,人皆有之。
羞恶之心,人皆有之」。
又曰:「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,皆有怵惕恻隐之心,非所以内交孺子之父母也,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」。
于戏!
此足以指明人心之本良矣。
而学者往往遂领孟子之意而不复疑其有他者,千万而不一二也。
孟子言必称尧舜,于以知孟子之言虽谆谆,而当时之听之者多藐藐。
此道甚明,甚易,甚简,而人自疑,自惑,不信。
使当时闻言而遂信者众,必不至劳孟子谆谆如此也。
能识恻隐之真心于孺子将入井之时,则何思何虑之妙人人之所自有也,纯诚洞白之质人人之所自有也,广大无疆之体人人之所自有也。
此心常见于日用饮食之间,造次颠沛之间,而人不自省也。
孔子曰:「造次必于是,颠沛必于是」。
子思曰:「道也者,不可须臾离也。
可离,非道也」。
曰道也者,未始须臾离也。
非曰造次间为之,颠沛间为之,无须臾而不为也。
是心本一也,无二也,无尝断而复续也;
无向也不如是而今如是也;
无向也如是而今不如是也。
昼夜一也,古今一也,少壮不强而衰老不弱也。
可强可弱者血气也,无强无弱者心也;
有断有续者思虑也,无断无续者心也。
能明此心,则思虑有断续,而吾心无断续;
血气有强弱,而吾心无强弱。
有思无思而吾心无二。
不能明此心,则以思虑为心,虽欲无断续,不可得矣。
以血气为己,虽欲无强弱,不可得矣。
虽欲造次于是,颠沛于是,无须臾不于是,勉强从事,不须臾而罢矣,况于造次乎?
况于颠沛乎?
《书》曰:「作德心逸日休,作伪心劳日拙」。
如此则亦伪而已矣,非诚也。
孔子曰「主忠信」,忠信者,诚实而已,无他妙也,而圣人以是为主本。
或者过而索之,外而求之,故反失。
忠信之心即道心,即仁义礼智之心,即不勉而中、不思而得之心。
通乎一,万事毕。
差之毫釐,缪以千里。
不远复,此心复也。
频复频放而频反也,亦危矣。
然已复,则如常矣,无咎也。
得此则吉,失此则凶。
无虞他日之吉凶,但观一念虑之得失。
《乾》之初而不肯潜,此心放也。
当五而不能飞,此心固也。
三而不惕,此心慢也。
四而不疑,此心止也。
循吾本心以往,则能飞,能潜,能疑,能惕,能用天下之九,亦能用天下之六,能尽通天下之故。
仕止久速,一合其宜,周旋曲折,各其可,非勤劳而为之也,吾心中自有如是十百千万散殊之正义也。
礼仪三百,威仪三千,非吾心外物也,故曰性之德也,合内外之道也。
故时措之宜也,言乎其自宜也,非求乎宜者也。
孔子曰「道不远人」,人之为道而远人,不可以为道。
人之为道似善矣,而孔子截截断断,甚言其不可。
孟子窥之,亦曰:「人之所不学而能者,其良能也;
所不虑而知者,其良知也。
孩提之童,无不知爱其亲者;
及其长也,无不知敬其兄也」。
此岂计度而图之也?
此岂拟议而成之也?
「拟议而成其变化」,此非圣人之言也,学者之臆说也。
孰知夫「君子终日乾乾」而非意也,「频复独复」而非反也,「利于不息之贞」而非升也,「震来虩虩」非惧也,「其亡其亡」非虑也?
何「天之衢亨」非通也,「括囊无咎无誉」非闭也,「三日不食」非穷也,「扬于王庭」非得志也,「介于石」非止也,「出门同人」非往也?
吾终日用之而鬼神莫我识也,圣智莫我测也。
虽我亦有所不自知,而况于他人乎?
如秋阳之暴,至白而无瑕也;
江汉之濯,至洁而无滓也。
混混乎无涯无畔、无始无终也。
天地非大也,毫发非小也,昼非明、夜非晦也,往非古也,此非今也,它日非后也,「鸢飞戾天」非鸢也,「鱼跃于渊」非鱼也。
天下被日月之明照而不知其自我也,天下沾雨露之润而不知其自我也,天下畏雷霆之威而不知其自我也,日夜行乎吾己之中而以为他物也。
其曰「范围天地,发育万物」也,非过论也。
孔子曰「哀乐相生」,虽使正明目而视之,不可得而见也;
倾耳而听之,不可得而闻也。
哀乐有形,哭笑有声,而曰不可见,不可闻,何也?
此非心思之所能及也,非言语之所能载也。
我之所自有也,而不可知也,不可识也。
书不尽言,言不尽意,未有知近而不知远也,未有知小而不知大也。
远近一物也,小大无二体也。
闺门之内若近而实远也,若小而实大也。
即敬即爱,无不通矣;
有伦有叙,无不同矣。
放之东海之东而准也,放之西海之西而准也,放之南海之南而准也,放之北海之北而准也。
不可思也,不可远也。
汎论易 南宋 · 杨简
 出处:全宋文卷六二二二、《慈湖先生遗书》卷七
汲古问:「三《易》经卦皆八,何以所首不同?
或谓《乾》、《坤》其《易》之门,但当以《周易》为正,果可如此说否」?
先生曰:「今之言《易》者必求本于《乾》、《坤》,陋矣。
但见《周易》之书,不见《连山》、《归藏》之书,故必首《乾》次《坤》。
不知《连山》首《艮》重《艮》,故曰《连山》;
《归藏》首《坤》,故曰『坤乾之义』。
《连山》,夏后氏之《易》;
《归藏》,商人之《易》。
至矣哉!
合三《易》而观之,而后八卦之妙,大《易》之用,混然一贯之道,昭昭于天下矣。
三才皆《易》也,三才之变非⚋则━,非⚋则━,或杂焉,或纯焉。
纯焉其名《乾》、《坤》,杂焉其名《震》、《坎》、《艮》《、巽》、《离》、《兑》,皆是物也。
一物而八名也,初无大小优劣之间也。
形则有大小,道无大小;
德则有优劣,道无优劣。
或首《艮》,或首《坤》,明乎八卦之皆《易》也。
《易》道则变一而为八,其变虽八,其道实一。
杜子春曰:『《连山》宓戏,《归藏》黄帝』」。
先生问汲古曰:「《易》卦诸《彖》言『大矣哉』,曾讲究否」?
汲古对曰:「《彖》言『大矣哉』,皆定卦,不知当何如看」?
先生乃指诲曰:「《易》卦诸《彖》言『大矣哉』者十二卦,《豫》、《遁》、《姤》、《旅》言『时义』,《随》言『随时之义』,岂他卦皆无时义哉?
岂他卦之时义皆不大哉?
《坎》、《睽》、《蹇》言『时用』,岂他卦皆无时用哉?
岂他卦之时用皆不大哉?
《颐》、《大过》、《解》、《革》言『时』,岂他卦皆非时哉?
岂他卦之时皆不大哉?
六十四卦皆时也,皆有义也,皆有用也,皆大也。
『大矣哉』,盖叹其道之大,有言不能尽之旨。
事无大小,无非《易》道之妙。
圣人偶于此十二卦发其叹,非此十二卦与他卦特异也。
使每卦而言,则不胜其言。
愚者执其言,智者通其旨,岂特六十四卦皆可以称『大矣哉』,虽三百八十四爻亦皆可称『大矣哉』。
圣人于《豫》、《随》、《遁》、《姤》、《旅》则犹有义之可言,至于《颐》、《大过》、《解》、《革》则既不曰义,又不曰用,止曰时而已矣,何以曰『大矣哉』?
此正以明天地无一物一事一时之非易。
学者溺于思虑,必求其义。
圣人于《颐》、《大过》、《解》、《革》尽捐义、用,止言其时,而叹之曰『大矣哉』,使学者无所求索,不容钩深,即时而悟大哉之妙,则事理一贯,精粗一体。
孔子何思何虑,文王不识不知,信矣」!
六十四卦皆可以言「元亨利贞」,圣人既于《乾》言之,又于《坤》言之,又于《屯》言之。
圣人于此,谓学者可以意通之矣,故自《蒙》而下,或言其一,或言其二,或言其三,至《随》又全言之,《临》又言之,《旡妄》、《革》又言之,亦偶于此数卦而复言,非此数卦之特异也。
亦恐学者执《乾》、《坤》、《屯》之卦异于馀卦,故复于此言之,以破其疑。
于《坤》曰「牝马之贞」者,于以明地道也,妻道也,臣道也,柔顺勤行之正也。
刚阳在上,无为而佚,君之道也;
柔阴在下,有为而劳,臣之道也。
君臣之分不同,而道则通也,在君则刚则佚,在臣则柔则劳,一也。
天下之动,贞夫一者也,无二贞也。
子思曰:「天地之道,其为物不贰」。
使牝马之贞果劣于《乾》,则《屯》不言牝马,又大于《坤》乎?
虽庸人孺子知其不然也。
而先儒率尊《乾》而卑馀卦,非明乎《易》者也。
《归藏》首《坤》,则《乾》又劣于《坤》乎?
学者不知《连山》、《归藏》,是以蔽于斯义。
或者又曰:他卦言「元亨利贞」者,《彖》释曰「大亨以正」,与《乾》、《坤》不同,何耶?
曰:此亦会通之义也。
元有始义,有大义,以始明之可也,以大言之亦可也。
《乾·彖》亦曰「大哉」,无不可者。
《文言》虽列而四之,而又曰乾元者,始而亨者也,是又合元与亨而为一也。
《彖》举乾元以统亨利贞,则四德之名虽殊,而实同也。
《屯》、《随》曰「大亨贞」,又与馀《彖》不同,亦随卦发明大《易》之道,不可以一端拘也。
六十四卦皆《易》也,六十四卦皆元也,皆亨也,皆利也,皆贞也。
圣人偶有所言,偶有所不言,随意发明,举一隅,三隅可反也。
书不尽言言不尽意,欲详其言,虽伏羲、文王、周公、孔子系《易》之辞至于今不已,犹不得而尽也。
且诸卦间有赞辞曰「大矣哉」者,所以叹其道之至大,所以明《易》之道也,非独此数卦者有《易》之道,馀卦无也。
虽庸人孺子知其不然也。
自《坎》、《遁》、《睽》、《蹇》、《旅》皆可以言「大矣哉」,而况于他卦乎?
元亨利贞犹是也,今夫人一话言何从而始乎?
非元乎?
一念虑何从而始乎?
非元乎?
日用应酬,变动不穷,非大亨乎?
咸有利焉,非利乎己,则利乎物。
又有正焉,正则行,邪则否;
正则利,邪则害。
自一人之身,一日之中,元亨利贞咸具焉,而况于他乎?
一以贯之,物物皆易,事事皆易,念念皆易,句句皆易。
号名纷然变化,杂然无一非易。
汲古问:「《易·乾卦》云:『君子学以聚之,问以辩之,宽以居之,仁以行之』。
先儒谓学聚问辩,进德也;
宽居仁行,修业也。
此言如何」?
先生曰:「学贵于博,不博则偏,则孤。
伯夷惟不博学,虽至于圣,而偏于清。
柳下惠惟不博学,虽至于圣,而偏于和。
学以聚之,无所不学也。
《大畜》曰:『君子以多识前言往行』。
《语》曰:『君子博学于文』。
有疑,疑问,欲辨明其实也。
辨而果得其实,则何患不宽?
何患不仁?
然圣人垂训所以启后人,后人问辨未得其实,而自以为实者多矣,故谆复而诲之。
诲之以宽,则凡梏于己私,执于小道者,庶其有警。
孟子曰:『养而无害,则塞乎天地之间』。
此犹未足以尽宽之至大。
《传》曰『范围天地之化』,庶乎其宽矣,然此犹可言而及者,犹有涯畔,未足以尽宽之至。
孔子曰『言不尽意』,又自谓『吾有知乎哉,无知也』,此非训诂之所能解,非心思之所能及。
然则宽即仁,仁即宽。
而圣人复言仁者,以人之学道固有造广大之境,未尽其妙而止辍,溺于静止而无发用之仁,故卒曰仁以行之,如四时之错行,如雷霆风雨之震动变化,而后可以言仁。
未至于此,则犹未可以言仁也」。
《坤》六二:「直方大,不习无不利」。
直心而往,即《易》之道。
意起则支,而入于邪矣。
直心而行,虽遇万变,未尝转易,是之谓方。
凡物圆则转,方则不转。
方者特明不转之义,非于直之外又有方也。
夫道一而已矣,言之不同,初无二致。
是道甚大,故曰大。
是道非学习之所能,故曰「不习无不利」。
孟子曰:「人之所不学而能者,其良能也;
所不虑而知者,其良知也」。
习者勉强,本有者奚俟乎习?
此虽人道,即地之道,故曰「地道光」也。
光如日月之光,无思无为,而无所不照。
不光明者入于意,支而他,不直方大,昏,不利。
六三「含章可贞」,阴虽有美,含之以从王事,弗敢成也,地道也,臣道也,妻道也。
地道无成,而代有终也。
或者往往于是疑其为小,故圣人特发之曰「知光大」也。
道一而已,初无大小。
六四「括囊,无咎无誉」,亦此道也。
方时闭塞,义当括囊而谨,《易》道之见于《坤》,见于谨者也。
二言《坤》道之正,五言《坤》道之盛。
他卦之五多明君象,至于《坤》,则臣道也,故五止言臣位之极盛。
黄者中之象,言乎得其中道也,故曰「通理」。
言理以明中,非中自中、理自理也。
裳者下服,言乎正人臣之位,居人臣之体也,故曰「正位居体」,明乎得道者能守分而不犯,此非设饰者所能。
由中而发,发于文为,故曰「元吉,文在中也」,言乎文非外饰,乃自中诚而著也。
伊周之事,人咸信之,不疑其为非,信其诚也。
王莽设饰,故卒罹大祸。
初之「履霜」,微之道也;
上之「龙战」,道之穷也。
皆《易》之道,而有昏明邪正之辨也。
《坤》之用六,即《乾》之用九,九六不同而用同。
《乾》造始,《坤》代终,始终不同,而其大则同,故曰「以大终」也。
「至哉」之《坤》,即「大哉」之《乾》也,名分不同,而道同也。
为妻为臣而失道,则不永,则不贞;
得其道者贞。
二三四五皆能用六,惟上六不能用。
六反为六所用,为形体所使,为势位所动,故凶。
初亦不能用六,故为霜为冰,为不善之积。
能辨之于早,则能用之矣。
汲古问:「《易·蒙卦》《象》曰『君子以果行育德』,何以谓之果」?
先生曰:「果者,实之谓。
德性,人之所自有,不假于求,顺而行之,无有不善。
有行实焉,行亏则德昏矣。
德性无体,本无所动,本不磨灭。
如珠混沙,而失其明;
如水不浊,则性不失矣。
顺本正之性而达之,是谓果行,所以育德」。
汲古问:「蒙何以养正」?
先生曰:「蒙者,不识不知,以养正性」。
需得其道,必得所需;
需失其道,必无后获。
需,待也。
彼此相孚则应矣。
人所需待,多动乎意,非光也。
光如日月之光,无思无为,而无所不照,此之谓。
道如此,则人咸信之,故曰「孚」。
如此,则得所需矣,亨矣。
得所需亨通,或放逸失正,故又曰「贞,乃吉」。
孚与光与正本非三事,以三言发明道心。
一动乎意,则不孚,不光,不正,谓之人心。
故舜曰「人心惟危」,明其即入于邪,入于凶祸。
「《小畜》,柔得位而上下应之,曰《小畜》。
健而巽,刚中而志行,乃亨」。
以小畜大,以臣畜君之道也。
畜有养义,有止义。
以下畜上,非势之顺者,而有道焉。
非柔则不敬不顺,非得位则不可以有所行。
岂有居下位而可以行畜君之事者乎?
惟柔虽得位而人心不悦,虽悦而不至于上下皆悦而应之,亦不能以畜君。
天下事未有人心不悦而能行者,而况于畜君乎?
故必上下之心咸应之乃可。
其德健则力足以行事,而无困慑不继之患。
巽则顺入乎君心,刚则物莫能变,中则不偏不倚。
刚中两言,足以发明道心之本。
人臣能健能巽,而中无其本,亦不能致亨健矣。
巽矣,刚矣,中矣,或所畜之君虽略相应而谏不尽行,言不尽听,则臣亦不可谓得行其志,亦不能亨。
于戏!
物情事理如上所序,节节如此,曲折如此,乃《易》之道也。
虽柔得位,以明六四之象;
众阳咸应,有上下应之象。
下《乾》,健象;
上《巽》,巽象;
刚中,二五之象;
四五刚柔相得,有志行之象。
非象自象,道自道也。
此正《易》道之见于《小畜》六画者然也。
《象》著其象,《彖》发其义。
所谓柔也,得位也,上下应也,健也,巽也,刚也,中也,志行也,非每事而致其力也。
合是数者,以发明《易·小畜》之道。
得《易》道之全者,自能当《小畜》之时,尽《小畜》之义,自与此《彖》辞无不合。
有一不合,必于道有亏焉。
齐景公晏子之对,作君臣相悦之乐。
其诗曰「畜君何尤」,畜君者,好君也,此亦《小畜》之小亨也。
何者?
晏子犹未有刚中之大本故也。
《易》者,天下之大道,圣人之大道,虽甚贤者未能尽也,虽高明之士已得大本,而物情事理委曲万变,往往疏略,不能皆尽。
孔子自谓「加我数年,五十以学《易》,可以无大过」,明知夫《易》者,大圣人之事,变应无穷之道,晚年成德,乃可学也。
汲古问:「先儒谓『复其见天地之心乎』此一句最不可以言语解,而可以身反观。
天地以生物为心,人能于善心发处,以身反观之,便见得天地之心。
此说如何」?
先生曰:「三才之间,何物非天地之心?
何事非天地之心?
何理非天地之心?
明者无俟乎言,不明而欲启之,必从其易明之。
所以启之万变万殊,不可胜纪,难以明指。
阳穷上,剥尽矣,而忽反下而复生,其来无阶,其本无根。
然则天地之心,岂不昭然可见乎?
天地之心即道,即《易》之道,即人之心,即天地,即万物,即万事,即万理,言之不尽,究之莫穷。
视听言动,仁义礼智,变化云为,何始何终?
一思既往,再思复生。
思自何而来?
思归于何所?
莫究其所,莫知其自,非天地之心乎?
非道心乎?
万物万事万理,一乎?
二乎?
此尚不可以一名,而可以二名乎?
通乎此,则变化万殊,皆此妙也。
喜怒哀乐,天地之雷霆风雨霜露也;
应酬交错,四时之错行,日月之代明也。
孔子曰『哀乐相生』,正明目而视之,不可得而见也;
倾耳而听之,不可得而闻也。
于戏,至哉!
何往而非天地之心也」?
汲古问:「《说卦》云『离为甲胄』,何也」?
先生曰:「刚在外以卫己,取其外实中虚也」。
汲古又问:「古之兵用皮为甲,秦汉以来改用铁,岂非后人多好战,故以铁为之乎」?
先生曰:「函人为甲,犀甲兕甲合甲。
革坚者支久,惟革之足以当矢刃者,以其柔胜刚也。
后世易之以铁,岂古圣不如后人之智?
尝以问诸军将,曰:『蛮人用皮甲,若大国用之,则不威重尔,实不如革也』」。
众人见天下无非异,圣人见天下无非同。
天地之间万物纷扰,万事杂并,实一物也。
而人以为天也,地也,万物也,不可得而一也。
不可得而一者,睽也。
睽,异也。
故不可得而一者,众人之常情;
而未始不一者,圣人之独见。
非圣人独立此见也,天地万物之体自未始不一也。
天下同归而殊涂,一致而百虑。
惟人执其途而不知其归,溺其虑而不知其致,夫是以见其末而不见其本,转移于事物而不得其会通。
圣人惧天下遂梏于此而不得返,故发其义于《睽》之《彖》。
夫天穹然而上,地隤然而下,可谓甚相绝,圣人则曰其事同也。
今考天地之事,阴阳施生,同于变化,同于造物,谓之同,犹无足甚疑;
至于男女,断然不可以为一人。
圣人将以明未始不一之理,则亦有可指之机,曰,其志未始不通也。
夫以男女之不可以为一人,而今也其志则通,通则一,然则谓之一可也。
又岂特男女之若可以说合者为然,举天下万物,如鸢之飞至于戾天,鱼之跃乃不离于渊,孰知鸢之所以飞者即鱼之所以跃者也?
林木之乔耸,砌草之纤短,判然,则性之不同,而体质之殊绝也。
孰知夫木之所以为乔而耸者,即草之所以为纤而短者也?
苟于此而犹有疑,则试原其始。
木之未芽,草之未甲,木果有异于草,草果有异于木乎?
天者吾心之高明,地者吾心之博厚。
男者吾心之乾,女者吾心之坤。
万物者,吾心之散殊,一物也。
一物而数名,谓之心,亦谓之道,亦谓之易。
圣人谆谆言之者,欲使纷纷者约而归乎此也。
汲古问:「《益卦》《象》曰:『风雷益,君子以见善则迁,有过则改』。
或以为雷行风从,相资而相益,此说是否」?
先生曰:「见善则迁,有过即改,当如风雷之疾,如此则获益也。
人谁无好善改过之心?
或有以为难而不能迁改者,患在于动意。
惟能不动意,则虚中无物,如镜如空,何善之难迁?
何过之难改?
舜闻一善言,见一善行,若决江河,沛然莫之能禦者,以舜之道心精一,故无有阻滞也」。
先生曰:「圣人不贵无过,贵改过」。
汲古对云:「故夫子曰『已矣乎,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』」。
先生曰:「世之学者多溺于空寂,以自讼为非道,岂圣人以非道教人」?
汲古遂蒙先生书七言以示诲云:「能见其过内自讼,谁知此是天然勇。
多少禅流妄诋诃,不知此勇不曾动」。
又书六言云:「竞业初无蹊径,缉熙本有光明。
自觉自知自信,何思何虑何营?
镜里人情喜怒,空中云气纡萦。
孔训于仁用力,箕畴王道平平」。
《鼎·彖》曰:「鼎,象也,以木巽火,亨饪也。
圣人亨以享上帝,而大亨以养圣贤」。
诸儒多求象外之义,必求以木巽火之义,又求圣人亨以享上帝之义,又求大亨以养圣贤之义。
不得其义,遂穿凿其说。
不知《彖辞》所言甚明甚正,不必他求。
「鼎,象也」,言《鼎》卦俨然有鼎之象,有腹,有足,有耳,有铉。
「以木巽火」,言其亨饪也。
即以木巽火,即大《易》之道;
即亨饪,即大《易》之道。
圣人亨于鼎以享上帝,此外亦无说,此即大《易》之道;
使有说,则不足以享上帝矣。
胡不闻「文王不识不知顺帝之则」乎?
养圣贤则不一而足,所亨多矣,故曰「大亨」。
自大亨之外,亦无说,此即大《易》之道也。
学者于《易》之书每求其说,每求其义。
至于「巽而耳目聪明」以下则有义矣,自「鼎象也」以下无义之可言也,呜呼!
天地间何物非《易》?
何事非《易》?
何义非《易》?
诸儒惟知有说有义之为《易》,不知无说无义之为《易》。
说犹无可言,义犹无可说,而况于无说而彊凿其说,无义而彊起其义乎?
深悟无说无义之为《易》,则庶几乎入何思何虑之妙,明大《易》一贯之旨矣。
《易》曰「艮其背,不获其身。
行其庭,不见其人」云云。
善止者行,善行者止。
知止而不知行,实不知止;
知行而不知止,实不知行。
知行止之非二,而未能一一皆当其时,犹未为光明。
人之精神尽在乎面,不在乎背;
尽向乎前,不向乎后。
凡此皆动乎意,逐乎物,失吾本有寂然不动之性。
故圣人教之曰「艮其背」,使其面之所向,耳目口鼻手足之所为一如其背,则得其道矣;
虽有应用交错,扰扰万绪,未始不寂然矣;
视听言动,心思曲折,如天地之变化矣。
惟此为艮,惟此为「止其所」。
茍艮其面,虽止犹动;
知其动而刚止之,终不止也。
惟艮其背,则面如背,前如后,动如静,寂然无我,不获其身,虽行其庭,与人交际,实不见其人。
盖吾本有寂然不动之性,自是无思无为,如水鉴,如日月,光明四达,靡所不照。
目虽视而不流于色,耳虽听而不留于声。
照用如此,虽谓之「不获其身,不见其人」可也。
水鉴之中,万象毕见,而实无也;
万变毕见,而实虚也。
止得其所者,言不失其本止也,非果有其所也,非本不止而强止之也。
孔子曰「言不尽意」,谓此类也。
使有我,则有所矣。
夫天下何一物之不妙也,岂独无形者为妙,而有形者不妙耶?
岂独无形者为道,而有形者不道耶?
未始不一,人自不一。
庭者,堂之前,两阶之间。
正人物交际之地,而曰「行其庭,不见其人」,非果无人也,不动乎意,虽见而非见也。
见立则意动而迁矣,非止也。
天地之变化,岂有所动哉?
日月之靡所不照,岂有所见哉?
孔子曰「哀乐相生」,正明目而视之不可得而见也,倾耳而听之不可得而闻也,洞觉者当无疑乎此也。
曰「上下敌应,不相与」者,以是卦上下皆敌,初与四皆阳,二与六皆阴,三与上亦皆阴,无相与之象也。
既曰敌矣,何以言应?
非谓截然不与物应也,虽应而不动也,犹未尝相与也。
茍惟不然,则意起而私立,物我裂而怨咎交作矣,非艮止之道也。
《易》曰:「风雷益,君子以见善则迁,有过则改」。
见善即迁,当如风雷之疾;
有过即改,当如风雷之疾。
如此则获益。
人谁无好善之心?
往往多自谓己不能为而止。
人谁无改过之心?
往往多自以难改而止。
凡此二患,皆始于意,意本于我。
道心无体,何者为我?
清明在躬,中虚无物,何者为我?
虽有神用,变化云为,其实无体。
知我之本无体,则声色甘芳之美,毁誉荣辱之变,死生之大变,如太虚中之云气,水鉴中之万象,如四时之变化,其无体、无所加损,何善之难迁?
何过之难改?
舜闻一善言,见一善行,若决江河,沛然莫之能禦者,以舜之胸中洞然一无所有,故无所阻滞也。
《易》上下《系》虽非孔子所作,而其间得之于孔子者多矣。
其言道曰「百姓日用而不知」,虽不系之「子曰」,而吾信其为孔子之言也。
其曰「何以聚人曰财;
理财正辞,禁民为非曰义」,此亦信其得之于孔子者也。
吾深念尧舜三代所以治天下之本旨不复见于后世,深念自孔子没,似是而非、似正而邪之辞充塞宇宙,斯人相与沈迷于昏昏之中,而正道不明也。
舜命龙曰:「朕堲谗说殄行,震惊朕师」。
周有训方氏,乃正辞之谓。
言之失正失实,则作之于心,发于其事,卒以害道。
害道,祸乱之原也,正辞所以教之也。
圣人治天下,禁民为非而已,无他事也。
礼乐刑政,一本诸此。
子思、孟子之言,其失实者犹多,而况于下焉者乎?
少读《易大传》,深爱「无思也,无为也,寂然不动,感而遂通天下之故」,窃自念学道造此妙。
及他日读《论语》,孔子颜渊,至于恸,从者曰:「子恸矣」。
曰:「有恸乎」?
孔子自不知其为恸,殆非所谓无思无为、寂然不动者;
至于不自知,则又几于不清明
怀疑于中,往往一二十年。
及承教于象山陆先生,闻举扇讼之是非,忽觉简心乃如此清明虚灵,妙用泛应,无不可者。
及后居妣氏丧,哀恸切痛,不可云喻。
既久,略省察曩正哀恸时,乃亦寂然不动,自然不自知,方悟孔子颜渊至于恸矣而不自知,正合无思无为之妙,益信吾心有如此妙用。
哀苦至于如此其极,乃其变化,故《易大传》又曰「变化云为」。
不独简有此心,举天下万古之人皆有此心。
益信人皆与尧、舜、禹、汤、文、武、周公、孔子同此心,顾人不自知,不自信尔。
子曰:「书不尽言言不尽意」。
然则圣人之意,其不可见乎?
子曰:「圣人立象以尽意,设卦以尽情伪,系辞焉以尽其言,变而通之以尽利,鼓之舞之以尽神」。
至哉圣言,岂训诂之所能解!
既曰「书不尽言」矣,又曰「系辞以尽其言」,既曰「言不尽意」矣,又曰「立象以尽意」,于乎,至哉!
似矛盾而非矛盾也,似异而实同也。
圣人之言,意岂尽不尽之所可言?
言尽亦可,言不尽亦可。
云不尽者圣人之实言,云尽者亦圣人之实言。
此唯智者足以知其解。
知其解者始信天下何思何虑,始信孔子果无隐于二三子,始信六十四卦、卦卦齐一,始信三百八十四爻,爻爻不殊。
汲古问:「形而上者谓之道,形而下者谓之器,道随寓而有,如何分上下」?
先生曰:「此非孔子之言。
盖道即器。
若器非道,则道有不通处」。
《易》曰:「憧憧往来,明从尔思」。
子曰:「天下何思何虑?
天下同归而殊涂,一致而百虑,天下何思何虑」?
至哉圣言,实语也。
而自孔子以来至于今,知之者寡。
同归殊涂,取喻尔,非实有归有涂也。
极上下四方之间,古往今来,万物变化,有无彼此,皆一体也。
如人有耳目口鼻手足之不同,而皆一人也。
自清浊分,人指轻清而高者曰天,于是靡然随之曰天;
指重浊而下者曰地,于是又靡然从之曰地。
到于今莫之改,而实一物也。
清阳浊阴,二气感化,而为日、为月、为风雨,人物于是生,皆一也。
曰彼,曰此,曰动,曰静,曰有,曰无,皆是物也。
何以思为?
何以虑为?
一致尔,人自百虑。
故又申言曰「天下何思何虑」。
圣人多循诱,罕言及此,今欲破憧憧往来之惑,不得已申言之,以明圣心之实。
自圣人观之,一犹赘言,何俟乎思虑?
子曰「学而不思则罔」,为未觉者设也。
又曰「君子有九思」,为未觉及觉而未全者设也。
尧之文思,如昼夜寒暑之变化也。
皋陶曰:「慎厥身,脩思永」。
以舜、禹虽圣,犹未至于尧之大圣也。
孔子赞尧曰「大哉」,赞舜曰「君哉」,不无小间也。
孔子垂教,奚可不循循善诱也?
言「日月相推而明生,寒暑相推而岁成」者,将以形容「屈信相感而利生」,使人知往屈非不利,通其屈信之异见也。
又言:「尺蠖之屈以求信,龙蛇之蛰以存身」。
屡屡言屈非不利,圣人知人好恶偏陷深固,故谆谆然渐启之。
又进之曰:「精义入神」,乃所以致用也;
「利用安身」,即所以崇德也。
明道非无用于世,即利用安身,无非大道,而人自不觉也。
大道坦夷,如此而已。
过此以往,无可言者,故曰「未之或知也」。
惟觉虽通达,而未精未一,故孔子为之不厌者,穷尽其神用也。
前言利用安身,谓大略尔,变化则不可胜穷,无一云一为之非变化。
又言「知化」,则圣道于是乎尽。
初疑《序卦》之为义似迂,《杂卦》之为文似乱,后乃悟《序卦》之义殊不迂,「杂卦」之文殊不乱。
六合之间,何物非《易》?
何事非《易》?
何义非《易》?
何言非《易》?
纵言之亦可,横言之亦可。
以《坤》为首,为《归藏》亦可;
以《艮》为首,为《连山》亦可。
故五声六律十二管旋相为宫,则皆宫也;
五色六章十二衣旋相为质,则皆质也;
五行四时十二月旋相为本,则皆本也。
曰本,曰质,曰宫,皆《易》之异名,然则错综而言之,何所不可?
《序卦》、《杂卦》虽无「子曰」,无害于道。
论论语(三) 南宋 · 杨简
 出处:全宋文卷六二三○、《慈湖先生遗书》卷一一
子曰:「知者乐水,仁者乐山
知者动,仁者静。
知者乐,仁者寿」。
圣人于此无以形容其妙,惟曰知者所乐者水,托象以示学者,惟觉者自觉。
夫水流行,汩汩不息,至虚而无实体,至动而非思虑。
如此解释,亦未足以尽水之妙,亦莫能言知者之乐,又继之以「动」之一辞。
虽言其动,亦不能言其所以动之者。
得动中之妙,真不可度思。
学者求道,率求之于静。
徒观圣人之言曰:「天下何思何虑」?
往往离动而求静,愈求愈远;
而不知圣人未尝溺于静,惟能动者乃得之。
必也酬应万务,扰扰胶胶,而未始不寂然,不可以心知意度者,庶几乎知者之动矣。
动即水,水者动中之妙也。
必至此而后可以言仁。
必能动而后能静,必乐水而后可以进于乐山
山亦非专于静而已,草木生焉,未尝无用,而常静焉。
知者虽得动中之妙,而未能常明常觉
事物汩之,间有转移,未能如仁者之常觉常明常不动。
故惟仁者可以言静,静即山。
知者之动,即仁者之静。
动静离,不足以言仁知。
知者得动中之妙,岂不堪乐?
仁者念虑常静,则气常和平,心火不炎,火常济水,故多寿考。
腐儒不知道,意其必有深义,不可作寿考训释,而妄引老子曰「死而不亡者寿」。
老子无此言,又当引何言为證耶?
乐五孝反者非,为此音者不知道。
默而识之,学而不厌,乃可。
子曰:「知者乐水,仁者乐山
知者动,仁者静。
知者乐,仁者寿」。
知道之谓知,知非心思之所及。
伊尹谓之「觉」,孔子谓「知及之」,此曰「知」。
子欲言知者之所乐,不可得而言,姑指水以明之,觊学者观水而忽
循循善诱,虑其或未觉,又释之曰动。
圣人每见学道者率求诸寂静止定,不悟变化云为、喜怒哀乐之妙,故曰动,以别知者所觉之妙。
又曰「知者乐」者,初言乐水,指在于水,虑学者未得其乐,兹专言乐,明知者常乐
知者虚明澄然,死生忧患不足以动,或曰用常乐
仁者乐山,又何也?
仁,也,医家谓肌体无所知觉曰不仁。
知者亦,而不同其仁,何也?
孔子曰:「若圣与仁,则吾岂敢」?
仁几于圣矣。
知者虽虚明,而旧习未尽消,意念微动即差,未能全所觉之虚明。
必至于纯明不已,而后可以言仁。
知者虽得动中之妙,虽动而未尝动,虽扰扰而未尝扰扰,而旧习之气忽乘隙而至,终未得静中之妙,或有迁动,故圣人又取山为象。
山之妙不可言,即水之妙不可言。
子张「仁者何乐乎山」之问,曰:「山者岿然高」。
至哉圣言,妙不容言。
子张又不领,又问高则何乐尔,子不得已而言曰:「夫山,草木植焉,禽兽蕃焉,财用出焉,直而无私焉。
兴吐风云,以通乎天地之间。
阴阳和合,雨露之泽,万物以成,百姓咸飨」。
此仁者之所以乐乎山也。
亦犹观水而曰以其不息,遍与诸生而不为也。
即山虽静,而未尝无发生之妙用,特以仁则纯明,知未纯明,虽大体虚明而未纯。
舜曰「惟精惟一」,用力于仁也。
孔子发愤忘食,用力于仁也。
用非思非为之力,故未见力不足。
知者乐,则仁者之乐不言可知。
仁者寿,以无思无为之妙,纯一无间,故至和保育,多寿考焉。
颜子之夭,命也,天下事皆不可以一概论。
然寿与夭,亦一也。
先生曰:「子曰『知者乐水』,汝以为何如」?
汲古对云:「知之运动,犹水之周流」。
先生曰:「孔子欲言知者之所乐,不可得而言,姑取水以喻,惟学者自觉。
夫水虽流行,汩汩不息,而所谓水者,本至虚而无思虑」。
汲古问:「如此,则何谓知者动」?
先生曰:「孔子能言其动,亦不能言其所以动。
使可训释,则不足以为动矣。
知者得动中之妙,真不可度思。
学者求道,千人万人率求之虚静,多溺于沈寂,不知日用应酬万变,无非妙用。
必能极天下之至动,而实未尝动者,始可言知」。
汲古又问:「以至动而未尝动,言知则必静矣,未晓仁者静又何如」?
先生曰:「离动而求静,则愈求愈远。
不知圣人未尝溺于静,惟动者乃得之。
必也,应酬万务,扰扰胶胶,而未始不寂然,不可以心知意度者,庶几乎可以言仁之静。
必能动而后能静,必乐水而后可以进于乐山
山亦非专于静而已,草木生焉,水泉发焉,宝藏兴焉,未尝无用而常静焉。
知者虽得动中之妙,而未能常明常觉
事物汩之,间有转移,未能如仁者之常觉常明不动。
故惟仁者可以言静,静即山。
知者之动,即仁者之静。
动静离,不足以言仁知」。
汲古又问:「古注读作『知者乐(五孝反)水』,今先生读作『乐(音落)水』,何义」?
先生曰:「乐(五孝反)是有意,乐(音落)是自然」。
宰我问曰:「仁者虽告之曰,『井有仁焉』,其从之也」?
子曰:「何为其然也?
君子可逝也,不可陷也,可欺也,不可罔也」。
圣贤气象大略相类。
宰我之问,孔子之答,在今时风俗必且大笑,以为愚人,不通晓之甚也。
特以孔子、宰我为是言,故不起诮;
使言不出于孔子,必付一笑,置之不足复道之域。
吁,无惑乎今人之不如古也!
木讷近仁,巧言鲜仁,岂今时风俗所知哉!
子曰:「君子博学于文,约之以礼,亦可以弗畔矣夫」!
夫读书为学者,文也。
三百、三千者,礼也。
或者以礼为理,非的也。
礼固理之不可易者,而必易以理为礼,则不可也。
盖因《小戴记》有曰「礼也者,理之不可易者也」,故近世学者多以理释礼
而言理,以三百、三千之众,多疑其不可以为约也,故必归之于理。
不知夫三百、三千,条目虽多,为礼则一。
三百、三千非自外至,皆由人心以生者也。
尊尊卑卑,升降揖逊,周旋裼袭,皆循吾心之所安,加一毫不可也,损一毫不可也,一而已矣,不必舍三百、三千而言也。
而未尝不约也,即其至繁,而未尝不至简也。
《小戴记》有曰「礼自外作」者,非知礼之言也。
博学之初,多识前言往行,不胜其多,故曰博,犹未得返约之本;
至于,则一贯矣,约矣。
惟近世学者沈溺乎义理之意说,胸中常存一理,不能忘舍,舍是则豁焉无所依凭,故必置理字于其中。
不知圣人胸中初无如许意度。
此曰『博文约礼』,正谓三百、三千之,岂不易简?
岂不中庸?
岂非天下之至理?
若必舍而言理,乃不知理。
「中庸之为德也,其至矣乎,民鲜久矣」!
中庸之德,本无可言,「至矣」之名,生于民鲜。
使圣人不因民鲜之久,则亦无「至矣」之叹。
然则何以为之中庸之德?
曰:圣人极力形容,惟有「至矣」一语,虽欲言之,又恶得而言之?
然圣人名之曰「中庸」者,「中」言其不必求之过,「庸」言其不必离乎日用之常。
子曰:「述而不作,信而好古,窃比于我老彭」。
至哉斯言!
俨然有道者之情状也。
道者无思无虑,一无所以为,故其居世不得已而后动,故多述而不作。
古人有道,我与之同,故深信深好之。
不知道者,不足以与此。
子曰:「述而不作,信而好古,窃比于我老彭」。
舜告禹曰:「无稽之言勿听」。
稽者,稽于古也。
傅说曰:「事不师古,以克永世,匪攸闻」。
《康诰》曰:「往敷求于殷先哲王,用保乂民」。
又曰:「由古先哲王,用康保民」。
《召诰》曰:「其稽我古人之德」。
《周官》曰:「唐虞稽古」。
唯大圣大贤信古好古,述而不作。
古典古则,经几圣人,皆述而不敢作,故老彭如此,孔子亦如此。
其作聪明、乱旧章者,皆昏愚自取凶祸之徒也。
子曰:「默而识之,学而不厌,诲人不倦,何有于我哉」!
默而识之,觉也,不可思、不可言也。
孔子曰:「吾有知乎哉?
无知也」。
《易系上传》曰:「神而明之,默而成之」。
此学而不厌,即「默而成之」,孔子亦谓「用力于仁」,又曰「时习」。
舜曰「惟精惟一」,学也。
以此诲人,而在我实无所有,默识知及之也,学不厌,仁能守之也。
文王不识不知,即帝则,即学也。
有毫发焉,即为放逸,为意为我。
孔子言「默而识之,学而不厌,诲人不倦,何有于我哉」!
言无所有也。
又曰「出则事公卿,入则事父兄,丧事不敢不勉,不为酒困」而已,何有于我哉!
言我何所有也。
群弟子皆疑孔子胸中有所蕴蓄,不以尽告,故尝曰:「二三子以我为隐乎?
吾无隐乎尔」。
他日又曰:「吾有知乎哉?
无知也」。
可谓至明白矣。
而学者不悟,立意植我,如胶如漆,如荆如棘,如铁如石,然则本有无体无方之道心,何从而清明乎?
子曰:「德之不脩,学之不讲,闻义不能徙,不善不能改,是吾忧也」。
人有德而不脩,则偏,则亏。
学未能时时而习,或时习而未说。
其间气质不同,所见不同,孔子答门人之问每每不同,学之不可不讲如此。
子与颜子言终日,退而省之,知其已发。
发,觉也。
讲之足以启觉又如此。
至于闻义不能徙,不善不能改,孔子之告语所不及,惟忧焉,忧其纳诸罟擭陷阱之中而莫之知辟也。
冉有之不能救季氏之旅泰山,又实佐季氏伐颛臾,而伪曰「不欲」,千载之下,此辱不可洗涤。
汲古问:「孔子云:『吾不复梦见周公』。
或谓圣人叹道不行,故托梦为辞,非果梦也,此说是否」?
先生曰:「孔子方强壮可行道之时,屡梦见周公,必有神交之祥,孔子不言尔。
一日忽曰:「吾衰也久矣,吾不复梦见周公」。
以衰老道不可行,故不复梦见。
孔子之心澄明如太虚,既与天通,又与古圣神通,故梦随时而见。
子曰:「志于道,据于德,依于仁,游于艺」。
孔子当日启诲门弟子之时,其详必不如此。
记录者欲严其辞,而浸失圣人之旨也。
然而圣言之大旨终在。
孔子之本旨非并列而为四条也,叙事先后浅深云尔
通三才,惟有此道而已。
天以此道而高明,地以此道而博厚,日月以此道而照临,四时以此道而变通,人物以此道而散殊。
于天地之间无他物也,无他事也,皆此物也,皆此事也。
孔子曰:「谁能出不由户,何莫由斯道也」。
学者舍道诚无所用其心,人知所以用心于他事他物也,非果有他事他物之可用心也。
谬以为他事,而不知他事之即道也;
谬以为他物,而不知他物之即道也。
不知故昏,昏故妄作,而谓无道,非果无道也。
百姓日用而不知也,虽视听言动心思之皆道而自昏也。
此心即道,奚俟他求?
既昏既妄,则不可不志于此,故曰「志于道」。
学者孰不知志于道,求者纷纷,得者千万无一二。
求道于外,心不内觉;
道非在我,心非我有。
德者,得道之名。
道非有物,初无实体之可得,谓之得者,姑以别夫昏不知者耳。
孔子曰:「心之精神是谓圣」。
孟子曰:「仁,人心也」。
所谓入则孝,出则弟者,此心也。
所谓忠恕者,此心也。
所谓恻隐、羞恶、恭敬、是非者,此心也。
不学而能,不虑而知,不疾而速,不行而至,孟子谓之良知良能,非作为之所到。
意态微起即入智,故孟子曰:「天下之言性也,则故而已矣」。
孟子非不谆谆,而天下学者终不领会,求性于意虑而自不省也,用心于心外而放逸也。
「直方大,不习无不利」。
不习即孔子之无知也,即文王之不识不知也。
直而不思,直而不习,是为实得,非疑似意度恍惚不实之谓也。
故曰「据」。
故直心而行谓之德,字从直心,微起意焉,则支离、则曲矣。
有德者虽实有道,而或不能常觉常明,或转移于事物,虽能旋,其未觉也,犹为不仁。
仁,也。
觉非思为,故《易》曰:「无思也,无为也,寂然不动,感而遂通天下之故」。
草木之实曰仁,无以明无思无为、感而遂通之妙,此古圣之寓教也,草木无思为而自发生。
孔子曰:「知及之,仁不能守之,虽得之,必失之」。
德即知,知与仁一也,皆也,惟常觉而后可以言仁。
仁非思为之谓,一而非二。
依,犹据也。
非仁在彼而我依之也,一也,亦犹「何莫由斯道也」,非谓我与道为二也,达其旨可也。
艺谓礼、乐、射、御、书、数,亦非道外之物,虽非学者所当急,而非学者所当弃。
高明之士傥以为末务而弃之,亦非道之全,故卒曰「游于艺」,是谓彝伦攸叙。
子曰:「志于道,据于德,依于仁,游于艺」。
此盖本旨次第大略,记者误条列而为四。
士志于道而罕,惟始知道在我。
孔子曰:「心之精神是谓圣」。
故直心为德。
舜曰「道心」,明心即道。
忽觉心明,无所不通,确信无疑,实有所据,非疑似恍惚,故曰「据」,非谓德在彼而我据之也。
虽已得道,而未精纯,或不能不动于旧习,或因事物,意微动,即谓不仁。
故依于仁,亦非仁在彼而我依之也,亦犹德曰「据」云尔
不然,亦岂记录之差耶?
「子食于有丧者之侧,未尝饱也。
子于是日哭,则不歌」。
于《乡党》一篇所载,皆非圣人之所勉强为人之所不能,亦非圣人之遏此心而为,此皆圣人率此自然尔。
天道在圣人,当哀而自哀,当乐而自乐,当敬惧而自敬惧,当舒徐而自舒徐,当微哀而自微哀,当极哀而自极哀,当甚敬而自甚敬,当小敬而自小敬。
不待斟酌审处,圣人之心自如此也。
故曰「成性存存,道义之门」。
天下无穷之义,皆自性中出也。
子谓颜渊曰:「用之则行,舍之则藏,惟我与尔有是夫」。
前辈以为用之则弥满六合,敛之则不盈方寸,正不必如此穿凿。
前辈所云,乃贤不肖所共有,夫子何得以我与颜子独有此?
此只合作平常解释,却是圣人之事。
大凡意在于行,必不能藏。
子路、冉有不能正季氏之妄僭,而不知止。
意在于藏者,必不能行,如长沮桀溺、荷蓧丈人,知止而不知动。
柳下惠三黜而不已,与闵子骞汶上之辞之类,皆未能至于意必消尽,固我都忘,此心和平,毫发不动者也。
然则圣人谓惟我与也有是夫,信乎非诸子之所及也。
子在齐闻《韶》,三月不知肉味,曰:「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」。
孔子曰:「移风易俗,莫善于乐」。
子之武城,闻弦歌之声,子游曰:「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:『君子学道则爱人,小人学道则易使也』。
谓弦歌音乐之为道也。
子曰:「成于乐」。
《记》曰:「礼乐行乎阴阳而通乎鬼神」。
又曰:「乐者,天地之和也」。
常情莫晓乐之为道也,尤其莫晓闻《韶》而三月不知肉味也。
司马迁莫晓,故于三月上加「学之」二字。
迁于道无觉,尚何望其纯明?
后学皆迁之徒,故或从其说,或疑「三月」为「音」字之讹。
某初亦疑之,后知孔子发愤忘食,乐以忘忧,不知老之将至
其初勇进敏修,至于不知老之将至,则和乐融融,何思何虑,无始无终。
太虚不足以拟,天地自然默同。
言之不可,推之莫穷。
加以《韶》音之至和,妙合感通,三月不知肉味。
圣心变化,岂比于横目之遇蒙,纵于道或觉,终日虚明澄然、无始无终之日至,尚不逮弥月;
虚明澄然、无始无终之月至,亦不逮三月虚明澄然、无始无终,如颜子之不违仁。
仁非思非为。
孔子虽曰「若圣与仁,则吾岂敢」,谦恭则然,而其不知老之将至,况耳顺、从心所欲不踰矩之妙,愈不可思,不可称赞。
而或妄议其无闻《韶》三月不知肉味之事,坐井观天,多见其不知量也。
子曰:「饭疏食,饮水,曲肱而枕之,乐亦在其中矣。
不义而富且贵,于我如浮云」。
子虚明变化,动静一,穷达一,死生一。
其乐不可言,不可思。
圣人五十以学《易》,而后始可无大过,是犹未免小过也。
而学者小有得,遽曰「吾无过」。
圣如伯夷、伊尹、柳下惠,而犹过于清,过于任,过于和,而况未至三子者乎?
仕止久速,无毫发差;
可否唯诺,无一语失;
俯仰屈信,无锱铢弗当,而后可以谓之无过。
《易》之为书,正所以开物成务,惟变所适,委曲周尽者也。
此圣人晚年所到。
如其本,则自十五志学时已洞白于胸中,至三十时已坚固不可摇动矣。
盖未得道者以得道为难而已,得道者又以尽道为难也。
汲古问:「《易》即己也,孔子何以云『加我数年,五十以学《易》,可以无大过矣』?
圣人必待五十而学《易》,其义如何」?
先生曰:「《易》者,千变万化,无一不中节。
圣人学而时习,日就月将,蒙以养正。
至于五十,则渐入耳顺,纯一无间,故圣人谓可以无大过。
至七十而不踰矩,此是五十学《易》之效」。
「子所雅言,诗书执礼,皆雅言也」。
雅者,文雅之谓。
雅言,谓非俗语乡音,乃雅正之音也。
圣人于平居无事,不必修敬,故只常言。
至谈诗书与执礼之时,则乃为雅正之音。
非圣人之改其常也,圣人之心即天道,自天道中流出,自有如此变态,非不知道者所能知也。
子曰:「其为人也,发愤忘食,乐以忘忧,不知老之将至云尔」。
发愤忘食,用力如此,不知如何而用力也。
乐以忘忧,不知所乐安在也。
不知老之将至,此何语也。
发愤疑无乐,今圣人则乐。
天下之所谓乐者,必有时而已,今圣人乃以此乐终老。
此意圣人自知之。
自夫子以来更几千百年,更几千万人,敢谓举不知也。
不知者固不得而知,知者亦不得而知。
使可得而知,则离于思虑;
不离于思虑,则有起必有止,思虑起则知之,止则不得而知也。
此知尚不能为一日之久,而况于终身之久耶?
当知夫发愤忘食,非用人力;
乐以忘忧,乃有天乐。
人心可知,道心不可知;
人乐有尽,天乐无尽。
可知者有久暂,不可知者前无端绪,后无终止。
喜如此,怒亦如此;
哀如此,乐亦如此;
今日如此,明日亦如此,千岁亦如此。
无思虑,亦无不思虑。
融融悠悠,是岂为生而存,死而亡?
生与死尚不能入,而况于老幼耶?
不知老之将至,夫子尚自不知,后人岂得而知?
夫子所可得而知者,以吾一心存焉耳。
吾心所可得而知者,以吾之心即夫子之心也,以古今无二心也。
文王之不识不知,颜子之如愚,子思之无声无臭,孟子之圣,不可知一辙也,以古今不容有二心也。
叶公孔子子路子路不对。
子曰:「女奚不曰,其为人也,发愤忘食,乐以忘忧,不知老之将至云尔」?
子言虽不矜,而实天下皆无及。
子曰:「有颜子者好学,今也则亡,未闻好学者也」。
又曰:「学如不及,犹恐失之」。
谁能发愤至于忘食?
发愤忘食,己未知觉。
又谁能乐以忘忧
孔门之日月至者,三月不违仁者,舞雩咏归者,能乐以忘忧矣,而曾皙挞曾子几于死,无发愤忘食之学。
颜子短折,馀无好学。
日月至者,虚明澄然;
而精一纯明,至于不知老之至,惟夫子而已矣。
比一二十年以来,开明者何其多也。
日月至者相与切磨,以发愤忘食,惟精惟一,以无负先圣所以垂教,所望于后学之旨。
叶公孔子子路子路不对。
子曰:「女奚不曰,其为人也,发愤忘食,乐以忘忧,不知老之将至云尔」?
孔子惟言愤,不言所愤而为之者何事,惟言乐,不言所乐者何意,惟继曰「不知老之将至」。
呜呼,至矣!
使愤而为之者其事可言,则无以为孔子
使所乐者其意可言,则无以为孔子
子曰:「吾有知乎哉?
无知也」。
门弟子往往多以孔子为有知,故孔子语之曰「吾无知」。
人心即道,是谓道心。
无体无方,清明静一。
其变化云为,虽有万不同,如水镜之毕照万物而非动也,如日月之溥照万物而非为也。
世名之曰心,而非实有可执可指之物也。
言其无所不通,而托喻于道,谓如道路之四通,人所共由,而非有可执可指之物也。
愤者,愤己德之未纯,而愤。
融融纯纯,非思非为也,故忘食。
此惟亲履者自知之。
此无思无为之妙,固无始终,无今古,则固不知老之至也。
呜呼,至矣!
子又曰「我学不厌」者,此也。
又曰「用力于仁」者,此也。
仁者,道心常觉常明之称。
常觉常明者,常不昏而已,非思也。
子曰:「二三子以我为隐乎?
吾无隐乎尔。
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,是也」。
孔子虽如此言,亦不能言其无隐之状,不能言其无行不与之物。
予幼读《论语》,常病圣人不明以告人。
自予微省,始悟古圣贤亦止可如此告人。
如此告人已详矣,若复加诸言,则反失之矣。
圣人言止于此,他日犹曰:「予欲无言」。
而况欲详说其所以然乎?
君子胸中空洞,诚无所以然之故。
昧者出入乎意、必、固、我之中,不能暂离,故疑圣贤言之不详。
先生谓汲古曰:「孔子言『二三子以我为隐乎?
吾无隐乎尔。
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,是也』。
汝以为如何」?
汲古对曰:「道在圣人,何隐之有?
视听言动,无非教也。
如子曰:『予欲无言』。
子贡曰:『子如不言,则小子何述焉』?
子曰:『天何言哉,四时行焉,百物生焉。
天何言哉』!
此谓天虽不言,初无所隐。
又曰天有四时,春秋冬夏,风雨霜露,无非教也」。
先生曰:「是」。
子曰:「若圣与仁,则吾岂敢?
抑为之不厌,诲人不倦,则可谓云尔已矣」。
此「为」当达其旨。
此「为」即圣人之学,即无时不习之为,即「不知老之将至云尔」,即「哀乐相生,正明目而视之不可得而见也,倾耳而听之不可得而闻也」,即「立则见其参于前,在舆则见其倚于衡」也,即「一以贯之」。
动容貌,何为便能远暴慢?
正颜色,何为便能使人信?
出辞气,何为便能远鄙倍?
此固有精神之妙行乎其间,我亦不知,他亦不知。
一动容貌,而人自敬;
一正颜色,而人自信;
一出辞气,而自无不服。
此上帝所以降衷于我,天以是覆,地以是载,人以是生者。
在人谓之心,是心有慈有爱,有恭有敬,有忠有信,有刚大,有高明,有博厚,有神圣,有武文
穷天下万世之思虑,集天下万世之名称,不足以尽此心之形容。
而是心人皆有之,惟庶民去之,君子存之,则有如此妙用。
远暴慢、近信、远鄙倍,岂止于此而已?
可以通于神明,光于四海,无所不通,自西自东,自南自北,无思不服。
呜呼至哉,非曾子安知此!
百圣所传,惟此一心。
曾子传之子思,子思曰:「道不远人,人之为道而远」。
人心,我心也,为则成外物也。
子思传之孟子孟子曰:「仁,人心也」。
可谓直而无隐,而学者不省也。
又曰:「行之而不著焉,习矣而不察焉,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众也」。
又曰:「君子之言也,不下带,而道存焉」。
非心而何?
天下之至深常存乎至浅,天下之至难常存乎至易。
至浅,故虽明告之以此心即道,往往复疑,以为天下之至妙不止此,于是乎始他求,始放其心,纷纷支离,终日不休,终岁不休,终身不休也。
曾子既明知此矣,何不明告人曰此心而已?
盖道虽不离此心,而径告之,则往往未必自悟,未必自信;
不如发其端,形容其似,而使人自得也。
然亦有纯实之士,与夫明智之士,亦可以径告,彼亦径领,不复疑贰。
孟子悯思秘之未剖,一举而告人曰:「仁,人心也」。
孟子者不可谓无其人,而复有疑者往往而是也。
曾子曰:「以能问于不能,以多问于寡,有若无,实若虚,犯而不校
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」。
此数语正画出圣门气象混混融融,一片和气,惟无己私而后有此。
己私无处即是道,即是吾心,虽众人亦时有。
此心形见时,此便是道,而人不自省者多。
「吾友」谓孔门诸贤大略如此。
而近世士大夫多尚乎豪,与孔门气象冰炭矣。
孔子温良恭俭让,殊非近世所谓豪者之容。
汲古问:「子曰:『兴于诗,立于礼,成于乐』。
或以此为学者治身之序,又以为成人材之道,其言孰是」?
先生曰:「诗者正心之所发,正心即道心。
三百篇皆思无邪,诵之则善心兴起。
由此心而行,自有伦理,即礼。
然经礼三百,曲礼三千,惟圣人一一中节。
学者道心方兴,其言其行未能一一中礼,或语默动止未知所据依,学礼则有所据依而立。
子曰:『不知礼,无以立也』。
乐者,和也。
至于全成,则和乐融畅,何思何为。
夫子之武城,闻弦歌之声,有牛刀之笑。
子游曰:『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:君子学道则爱人,小人学道则易使』。
子曰:『二三子,偃之言是也,前言戏之尔』。
成于乐之旨于是益明,谓乐为道也」。
子曰:「如有周公之才之美,使骄且吝,其馀不足观也矣」。
有才智者往往有骄病,自视以为一世不如我,故有骄意,自尊自大、自珍其所怀,有吝惜不予之意,故曰吝。
然骄吝皆私意,非君子之道。
圣人所以成就后学如此其周也。
子曰:「麻冕,礼也;
今也纯,俭,吾从众。
拜下,礼也;
今拜乎上,泰也。
虽违众,吾从下」。
好礼者往往过于执,从众者往往过于和,此皆意、必、固、我有以害之也。
圣人则都无,一从一违,皆天道当如此,非圣人如此也。
圣人之心即天道,其体本如此,非勉而进此也。
「吾有知乎哉,无知也」。
纵有鄙夫来问于我,常情以为甚易于答,而我亦空空如也,无以答其问。
我但叩之以一二端而已竭焉,实无以酬之。
鄙夫之问尚无以为,答群弟子之问,益知随机以解其惑,释其疑,救其过耳,实无得以与人也,实无所知以告人也。
然而圣人又曰:「盖有不知而作之者,我无是也。
多闻,择其善者而从之,多见而识之,知之次也」。
如此则又自以为有知。
然则圣人果有知乎?
果无知乎?
曰:无知者,圣人之真知,而圣人知之,实无知也。
如以为圣人之道实可以知之,则圣人之道乃不过智识耳,不过事物耳;
而圣人之道乃非智识,非事物。
则求圣人之道者,不可以知为止。
然以圣人之道为可以知者,固未离于知;
以圣人之道为不可知者,亦未离于知。
惟其犹有不可知之知,非真无知也。
圣人之真无知,非智识之所到,非知不知所能尽,一言以蔽之,曰心而已矣。
此心非知,非不知。
茍明此心,自然非知不知之所及,此之谓真无知。
不得此心,而求无知,则愈无知,愈多知。
去却一重障,又有一重篱。
不如休心无作,即心自是妙,更不可测度。
不惟他人不可测度,我亦自不能测度。
子思曰:「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」。
心无异心,即目视耳听之心,手握足行之心,自是不可知,不可限量,不可形容也。
知者必信,信者知,是谓无知之知。
大学 南宋 · 杨简
 出处:全宋文卷六二三二、《慈湖先生遗书》卷一三
言有似是而非,似深而浅,似精而粗,足以深入学者之意。
其流毒沦肌肤,浃骨髓,未易遽拔者,正以其与学者心术之病同,故合夫学者心术之中,其洁清无滓浊者寡矣。
孔子仲由曰:「知之为知之,不知为不知」。
学者以不知为知者往往如是。
盖其用力之久,积学之深,自以为穷高极远,蔑以加此。
无诘焉,诘则必穷,否则好己胜而已矣,其中心亦岂能洞焉而无少留阻?
自近世二程尊信《大学》之书,而学者靡然从之。
伊川固出明道下,明道入德矣,而尤不能无阻;
惟不能无阻,故无以识是书之疵。
大学》曰:「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,欲齐其家者先脩其身,欲脩其身者先正其心」。
判身与心而离之,病已露矣,犹未著白。
至于又曰:「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,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。
致知在格物」。
噫,何其支也!
孔子无此言,颜、曾亦无此言,孟子亦无此言。
孔子曰「忠信」,曾子曰「忠恕」,孟子亦曰「天下之本在国,国之本在家,家之本在身」而已。
他日又曰:「仁,人心也」。
未尝于心之外起故作意也。
又曰:「人之所不学而能者,其良能也;
所不虑而知者,其良知也」。
又曰「而勿正心」。
岂于心之外必诚其意,诚意之外又欲致知,致知之外又欲格物哉!
取人大中至正之心,纷然而凿之,岂不为毒?
又曰:「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,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,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」。
孔子临事而惧,作《易》者其有忧患。
好贤乐善,何所不可,而恶之也?
是安知夫恐惧、好恶、忧患乃正性之变化,而未始或动也。
又曰:「心不在焉,视而不见,听而不闻,食而不知其味」。
孔子谓心莫知其乡,而此必曰在正云者,正意象之凝结。
孔子所以止绝学者之意者,谓是类也。
又曰:「在止于至善」。
夫所谓至善,即明德之别称,非有二物,而又加止于之意。
禹曰「安女止」,非外加止于之意也。
「穆穆文王,于缉熙敬止」,浑然圆贯,初无心外作意之态也。
而《大学》于是又继之曰:「为人君止于仁,为人子止于孝,为人父止于慈」。
大禹之「安止」,文王之「敬止」,岂顽然无用之止哉!
其见于事亲曰孝,见于与子曰慈,发于博爱曰仁,见于恭曰敬。
而此曰君止于仁,臣止于敬,父止于慈,子止于孝,何其局而不通也!
又曰「无所不用其极」,是又意说也。
致学于性外,积意而为道,异乎子思无入而不自得矣。
胡不观箕子武王洪范乎?
箕子之言「极」曰「无偏无陂,遵王之义。
无有作好,遵王之道。
无有作恶,遵王之路。
无偏无党,王道荡荡。
无党无偏,王道平平。
无反无侧,王道正直」。
论极如箕子,诚足以发挥人心之极矣。
盖人心即道,作好焉始失其道,作恶焉始失其道;
微作意焉,辄偏辄党,始为非道。
所以明人心之本善,所以明起意之为害。
而《大学》之书则不然,曰「无所不用其极」,曰「止于至善」,曰「必正其心」,曰「必诚其意」,反以作意为善,反蔽人心本有之善,似是而非也,似深而浅也,似精而粗也。
又曰:「道盛德至」。
德可以言至也,道不可以言盛也。
道言盛,是又积意之所加而非本也。
又曰:「知止而后有定,定而后能静,静而后能安,安而后能虑,虑而后能得」。
吁,此膏肓之病也!
道亦曷尝有浅深、有次第哉?
浅深次第,学者入道自为是不同耳,是人也,非道也。
学者学道,奚一一皆同?
而欲以律天下万世,无益于明道,而反壅之。
道无浅深,无次第,而反裂之。
人心自直,自一,自无他,顾作而起之,取而凿之。
岂特大学之士不可以是告之,虽小学亦不可以是乱之也。
小学虽未壮,其良心固未斲丧也。
作是书者固将以启佑后学,非欲以乱后学,而学者读之愈积其意,愈植其山径之,愈丧其正也。
孔子大圣,其启佑学者有造化之功,而三千之徒犹尚勤圣人谆谆绝四之诲。
有意态者则绝之,曰毋意。
如此、必不如此者,又绝之曰毋必。
有固执而不通者,绝之曰毋固。
其胸中隐然有我者存,则又绝之曰毋我。
如是者不胜其众,故门弟子总而记之曰:「子绝四:毋意,毋必,毋固,毋我」。
然则学者难乎脱是四者,自古则然,而况后世乎?
然则无讶乎《大学》之书盛行于今,未闻有指其疵者,不可不论也。
先生曰:「某少年不知《礼记》多非圣人语,甚喜《大学》「心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」一章。
后因觉,却于此章知非知道者所作。
夫忿懥则断不可有,至于恐惧,若以威武恐惧则不可,或君父震怒而恐惧,何不可?
好乐,而好色好货则不可,若好善好学,何不可?
忧患,如为贫而忧、患失而忧则不可,若忧其不如舜,或忧虑国家,则何不可?
盖不知道者率求道于寂灭,不知日用交错无非妙用;
觉,则于日用应酬交错间,自无毫发非礼处。
故《大学》无「子曰」者,非圣人之
孔子曰:「心之精神是谓圣」。
孟子道性善,心未始不正。
何用正其心,又何用诚其意,又何须格物?
大学》曰:「小人閒居为不善,无所不至,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,而著其善。
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,则何益矣?
此谓诚于中,形于外,故君子必慎其独也」。
吁,作《大学》者其学亦陋矣!
小人情状如此,何足明慎独之学哉!
茍不如此,则遂可以为慎独乎?
疏略亦甚矣。
道者固如此乎?
某少时不知《大学》非圣人语,甚喜「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」一章。
后因有觉,却于此章知其非知道者作。
夫忿懥则断不可有,至于恐惧,特不可屈于威武而恐惧尔,或君父震怒而恐惧,何不可?
好乐而好色好货则不可,若好善好学,何不可?
忧患,而为贫而忧、患失而忧则不可,若忧道忧国,何不可?
盖不知道者率求道于寂静,不知日用交错,无非妙用。
觉,则于日用应酬交错间自无非礼处。
故知《大学》非圣人之
益可验者,篇端无「子曰」二字。
论中庸 南宋 · 杨简
 出处:全宋文卷六二三二、《慈湖先生遗书》卷一三
中庸,不偏不倚之谓。
《洪范》曰:「无偏无陂,无党无偏」。
子曰:「人之过也,各于其党」。
学者往往以中为实体而致意焉,则有所倚,倚即偏,非中也。
尧舜允执厥中,亦不过不偏不倚耳。
意微动则偏倚,即谓不中。
既曰中矣,而又曰庸,何也?
至哉圣言,可谓深切著明矣!
庸,常也。
中道初不深远,不过庸常而已,而智者自过之,愚者又自不及;
贤者自过之,不肖者又自不及。
切实言之,曰庸常而已矣。
又曰「庸言之信,庸行之谨」,明其初无奇也。
所谓视者是也,所谓听者是也,所谓言者是也,所谓动者是也,所谓心思者是也。
其有不思之时,不言不动不视不听之时,亦是也。
孔子曰:「谁能出不由户,何莫由斯道也」?
又曰:「百姓日用而不知」。
而人自不知,自不信,如终日怀玉,而索诸人。
此喻犹未切也,正犹孩提未辨寒暖,终日流汗,而曰寒也。
人日用此道而自不知,何以异此?
及其省也,其言常言也,其行常行也,不必加微意焉,不必损微意焉,而浑浑融融,荡荡平平,皓皓之妙,我所自有。
虽终日思虑,而如不思虑也;
虽终日云为,而如不云为也。
似动而未尝迁也,似静而未尝止也。
是妙也,惟觉者自知,而不可以语人,虽强言之,终不可以尽也。
孔子曰:「中庸之为德也,其至矣乎,民鲜久矣」!
子思曰:「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,发而皆中节谓之和。
中也者,天下之大本也;
和也者,天下之达道也」。
孔子未尝如此分裂,子思何为如此分裂?
此乃学者自起如此意见,吾本心未尝有此意见。
方喜怒哀乐之未发也,岂曰此吾之中也,谓此为中,则已发之于意矣,非未发也。
及喜怒哀乐之发也,岂曰吾今发而中节也?
发则即发,中则即中,皆不容私。
「大本」、「达道」,亦皆学者徐立此名。
吾心本无此名,学者放逸驰骛于心外,自起藩篱,自起限域。
孔门惟曰「吾道一以贯之」,未尝分裂也。
《书》曰:「善无常主,协于克一」。
吾心浑然无涯畔,无本末。
其未发也,吾不知其未发;
其既发也,吾不知其既发。
孔子曰:「吾有知乎哉?
无知也」。
文王「不识不知,顺帝之则」,知则失帝则矣。
亲事君,非无知也;
应物从事,非无知也。
周公仰而思之,孔子临事而惧,好谋而成,非无知也。
如四时之错行,如日月之代明,油然而生,忽然而止。
生不知所生,而是非自明,利害自辨;
止不知所止,止无其所,止无其事。
如此而知,犹无知也;
如此而为,犹无为也。
子思觉焉,而未大通者也。
其卒章曰:「上天之载,无声无臭」。
至矣,此又分裂之意也。
孔子之言则不然,曰:「夫孝,天之经也,地之义也」。
明乎孝即天之经,地之义,未尝分本末也。
又曰:「哀乐相生,是故正明目而视之,不可得而见也,倾耳而听之,不可得而闻也」。
即哀乐而发明其至,未尝外哀乐而发明其至也。
众人自以为哀乐之可见可闻也,孔子则以为实不可见、不可闻也。
此惟洞达者知之,未至于洞达者终疑也。
汲古问:「子曰:『中庸其至矣乎?
民鲜能久矣』。
又曰:『中庸不可能』。
何谓『鲜能』与『不可能」』?
先生曰:「《中庸》『能』字,此子思孔子之言不审。
孔子未尝云『能』。
在《论语》止曰『民鲜久矣』,无『能』字。
如子曰『中庸不可能』也,此能是用意矣。
道无所能,有能即非道」。
孔子曰:「道之不行也,我知之矣,智者过之,愚者不及也。
道之不明也,我知之矣,贤者过之,不肖者不及也。
人莫不饮食也,鲜能知味也」。
子曰:「道其不行矣夫」!
人心即道,本不假求,学者自昏,误求之外。
愚不肖罔然不自知,固为不及;
贤智又加之意,故又过之。
圣人历观天下自古人心不失之不及,即失之过,故为之屡言,再叹而深念之也。
愚不肖之不及,不足多论,贤智者之过,皆于清明无体无意中而加之意。
或有动之意,或有静之意,或有难之意,或有易之意,或有多之意,或有寡之意,或有实之意,或有虚之意,或有精之意,或有粗之意,或有古之意,或有今之意,或有大之意,或有小之意。
意态万状,不可胜穷。
孔子每每止绝群弟子之意,亦不一而足。
他日记者欲记,则不胜其记,故总而记之曰:「子绝四:毋意毋必毋固毋我」。
如此,不如此,固滞而不通。
行我行,坐我坐,衣我衣,饮食我饮食,俨然有我者存。
凡此皆意中之变态。
不省吾心虚明,牢执气血,坚持意态,守焉而不知其非,固焉而不省其妄,虽贤虽智,难逃四者。
惟颜子自知其受病之所,曰:「仰之弥高,钻之弥坚,瞻之在前,忽焉在后。
虽欲从之,末由也已」。
盖自知欲从之意,去道犹远;
至于三月不违仁,则脱此患矣。
默省寂然不动之妙,何思何虑,自清自明。
何高何坚,无劳钻仰。
何今何曩,无体无意。
夫如是,故三月如一日,莫究厥始,莫穷厥终,变化云为,如四时之错行,如日月之代明,浑浑融融,又如万象毕见于水鉴之中。
夫是之谓仁,又谓之道。
此道可以默识而不可深思,可以略言而不可详议。
自省自信,则终日思为,而未尝或动;
未省未信,则终日静默,而未尝少閒。
《易》曰:「百姓日用而不知」。
孔子于此曰:「人莫不饮食也,鲜能知味也」。
视听言动,圣愚则同;
一明一昏,圣愚斯异。
此诚非告语之所及也,虽以孔子之圣,亦末如之何已,故良久而复叹曰:「道其不行矣夫」!
若夫于行言智愚,于明言贤不肖者,正以明夫行即明,明即行。
今夫人之所以不行道者,以其不明也。
是明也不以思,是行也不以为,不思即不为。
明犹强名,而况于行乎?
此又非告语之所及。
先生曰:「孔子谓『君子和而不流,强哉矫』,汝以为何如」?
汲古对曰:「子路问强,未明孔子何以如此答」。
先生曰:「矫者欲明,故罔然无知
既知而不学,不能行其所知,则危矣,即入小人之域。
《书》云『人心惟危』,起意为人心。
又曰『不起意』,非谓都不理事
凡作事只要合理,若起私意则不可。
如事亲从兄,治家接物。
若『子哭颜渊恸』,与『见其过而内自讼』,此是云为变化,非起意,惟觉者自知」。
汲古对曰:「不起意便是『君子坦荡荡』,而无一毫之累。
若起意则是『小人长戚戚』,而无片时宁一」。
先生曰:「是」。
或问:「及其至也,圣人有所不能,不知圣人亦何有不知也」?
程正叔曰:「天下之理,圣人岂有不尽者。
盖于事有所不遍知,不遍能。
至纤悉委曲处,如农圃百工之事,孔子亦岂能知哉」!
何言之浅若此,众人皆能知之。
子思之分精粗、裂本末,知者独得议之,正叔不必论矣。
然而程之笃行,亦岂易及?
不可不敬也。
但讲学不得不辨明耳。
汲古问:「《中庸》云:『天地之大,人犹有所憾。
故君子语大,天下莫能载焉;
语小,天下莫能破焉』。
谓天地至大而有所憾者,以祁寒暑雨之失中也。
君子之道,中正不倚,是以大而无或过,故天下莫能破。
此说是否」?
先生曰:「天地未离乎形,君子足以范围之也」。
先生曰:「程明道谓『至诚可以赞化育』者,可以回造化,诚有此也。
又谓『惟神也,故不疾而速,不行而至,神无速亦无至』。
此言善」。
孔子曰:「道不远人,人之为道而远人,不可以为道」。
至哉圣言!
破万世学者心术之蔽,可谓切中。
人心即道,学者自以为远。
《易》曰:「百姓日用而不知」,惟其不知,故人以道为远,则求道于心外,不免于有所为。
道在我而求诸彼,道不俟于为而求诸为,夫是以愈求愈远,愈为愈远。
万古之学者,其蔽一也。
舜曰「道心」,明心即道;
《易》曰「日用」,奚俟复求?
弃心而之外,弃道而入意,意虑纷然,有作有为,而益昏益妄矣。
至于昏妄,是谓百姓日用而不知,是终日怀玉而告人以贫,终日饮食而自谓其饥渴也。
至近而自以为远,自有而自不认其有。
夫其所以不自知者,昏也;
所以昏者,动乎意也。
如水焉,挠之斯浊矣。
不动乎意,则本清本明之性自不昏矣;
变化云为,如四时之错行,而自不乱矣。
心无质体,无限量,而天地范围其中,万物发育其中矣。
此无俟乎辨析而知之,本如此也。
自觉自信,匪思匪为。
孔子深惜夫中庸平易之道,人皆有之,因其为之,是以远之,复戒之曰:「人不可以为道」。
深知大患在乎为道而已。
执柯伐柯,近矣,睨而视之,犹以为远者,终于二物也。
为道如伐柯,终不近道。
然而旧习难于遽消,有过不可不改,则亦不为而已乎。
孔子于是又曰:「改而止」。
有过则改,如有病则加之药,病去则药可止。
人欲已尽,则用力可止。
论执中用中建中劄子 南宋 · 薛叔似
 出处:全宋文卷六二六八
臣前月十四日奏对,伏蒙圣慈褒答,天语从容,且于执中用中之说明白详尽,仰见陛下天纵生知,有非臣下所能窥测万一。
夫曰执中,曰用中,曰建中,曰建用皇极,此皆帝王相传之要旨,为治之大原也。
人君而不知此,则用舍好恶孰为之机?
予夺去取孰为之衡?
本乱而末治,内暗而外明,臣未之前闻。
然既曰知之矣,而复不能行其所知,与不知何异?
故必举十六相,必罪鲧、驩兜、共工,必治洪水,必定贡赋,必征三苗,而后见尧舜用中之实;
必官德赏功,必兼弱攻昧,必伐夏,必旁求俊乂,必子惠困穷,而后见成汤执中之实;
必伐纣,必反商政,必丕平富,必克知三宅,必灼见三俊,而后见武王建中之实。
夫执,言其执之不失也;
用,言其用之不差也;
建,言其建之不悖也:皆一也。
中非他也,心焉已耳。
至理虽具于心,而功业不著于世,《诗》、《书》所称,亦无其实矣。
子思氏曰:「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,发而皆中节谓之和」。
未发之中,不可以测也。
发不中节,则人得见之矣。
故其喜乐也,沛然如雨露,而天下皆舒;
其怒哀也,凛然如霜雪,而天下皆肃。
约己量物,即此而是也;
穷理尽性,即此而是也;
参天地,赞化育,即此而是也。
如是而执中、用中、建中之实始著。
今陛下生帝王千载之后,得帝王此心之同,而从欲之效未臻唐虞,拯难之功未侔汤武,岂功用犹未究欤?
岂有得其理而无其功用者欤?
伊尹曰:「吾岂若于吾身亲见之哉」!
臣不胜拳拳。
按:光绪永嘉县志》卷三二,光绪八年刻本。
汎论学 南宋 · 杨简
 出处:全宋文卷六二三四、《慈湖先生遗书续集》卷二
自古人之知道者寡,是以其言之害道者多。
就有知焉,有偏全,有浅深。
未全未深,其言犹有害道。
然则非圣人之书,诚难读。
孔子之言,奚可不精而思之,熟而复之?
今天下非圣人之书何限?
无非惑乱人心之具。
孔子之言,出于古者所记录,犹或失真,而况于非圣人之书?
其害道者多矣。
学者当先读孔子之书,俟心通德纯,而后可以观子史。
学者道心未明,而读非圣之书,溺心于似是而非之言,终其身汩汩,良可念也。
孔子之言,奚可不精而思之,熟而复之?
孔子之言出于学者之所记录,犹或失真,况于非圣人之书,其害道者多欤。
呜呼!
今天地之间,孔子之言无几,而非圣之书充栋宇。
非圣之言,知道寡。
道者而不尽其言,犹足以害道,然则害道之言满天下,不害道之言甚无几。
学者诚不宜汎观,必遭误惑。
唐虞有纳言之官,周有训方氏,《易》曰「正辞为是」故也。
百圣传授惟曰一「中」,初疑其肤近,疑其庸,又疑其若未免乎意,而百圣一辞,莫知其所为。
一日觉之,百圣之切谕明告,诚无以易斯。
人心即道,故大舜曰「道心」。
本无可疑,意起而昏,为非为僻,始知其有。
学者亦意起,又从而过之。
凡思凡为,皆离皆非,故告曰「中」,平平庸庸。
事亲从兄,怡愉恭敬,岂学而能,油然而生。
莫究厥始,莫穷厥终。
应酬万端,忠信全功。
「不习,无不利」,曾子谓之「皓皓」,某亦谓之「融融」。
道固不离乎常,故孔子曰「中庸」。
毋动乎意,清明在躬,自无所不通。
发育万物,人心所同。
学者通患,患在思虑议论之多,而不行孔子忠信笃敬之训。
学者初觉,纵心所之,无不玄妙;
往往遂足,不知进学。
而旧习难遽消,未能念念不动。
但谓此道无所复用其思为,虽自觉有过,而不用其力,虚度岁月,终未造精一之地。
日用云为,自谓变化,虽动而非动。
正犹流水,日夜不息,不值石险,流形不露,如澄止不动,而实流行。
予自三十有二微觉已后,正堕斯病。
后十馀年,念年迈而德不加进,殊为大害。
偶得古圣遗训,谓学道之初,系心一致,久而精纯,思为自泯。
予始敢观省,果觉微进。
后又于梦中获古圣面训,谓某未离意象;
觉而益通,纵所思为,全体全妙。
其改过也,不动而自泯,泯然无际,不可以动静言。
于是益信孔子学不厌,乃是「知及之」已后事,是谓用力于仁。
知者虽动,而得不动之妙,终未及仁者,常觉常明常不动之为至静。
孔子曰:「知者动,仁者静」。
予何敢言仁,用力于仁者也。
恐同志者复蹈前患,故备记如右。
「以舜大圣,而犹不知十二章之象,使禹明之。
孔子大圣,而犹不知鲁庙」。
此盖臆断之说,而后世之士耻于一物之不知,亦愚矣。
详于其所不必尽知,而略于其所不可不知,故终身由之,而不知其道者众也。
孔子吹律,自知殷后,此岂心思推测之所能至哉!
如日月自无所不照,如水鉴自无所不明也。
此心神明,有甚于日月水鉴。
孔子子路不耻缊袍之善,引《诗》「不忮不求,何用不臧」,子路终身诵之。
则其诵久矣,岂无以告孔子者?
子路既没,门人语及,始曰「是道也,何足以臧」,于以见圣人广大虚静如天地。
程伯淳云:「形而上者谓之道,形而下者谓之器。
若如或者以清虚一大为天道,此乃以器言,而非道也」。
伯淳断然谓以清虚一大为天道,为以器言,甚善,非知道者,岂能道此?
然未能见《易大传》「形而上者谓之道,形而下者谓之器」非圣人之言。
随世俗流传,而遂信此,亦有此未至。
伯淳谓颜子默识,曾子笃信,得圣人之道者二人也。
此语亦有未安。
谓二子得圣人之道,诚然,然不当谓一人默识,一人笃信。
信者必默识,默识者必信,自不当分裂。
又不详考「日月至焉」者,非得道何以言至?
所谓至者,必如颜子之不违仁。
所谓不违仁者,必无思无为,寂然不动,感而遂通,动静一贯,方可言仁,方可言至。
然则孔门得圣人之道者,亦不止二人而已。
伯淳言:「大人与天地合其德,日月合其明,非在外也」。
斯言甚善。
伯淳言:「惟神也,故不疾而速,不行而至。
神无速,亦无至」。
伯淳而后有此言。
伯淳谓「至诚可以赞天地之化育,可以回造化」者,诚有此也。
伯淳名颢,门人尊之曰明道先生
伯淳谓穷神知化,化之妙者神也,又差矣。
何精何粗,何妙何不妙?
化即神。
或问仁,程正叔曰:「此在诸公自思之,将圣贤所言仁处类聚观之,体认出来」。
虽然,使未有《论语》、《孟子》时,无可类聚,又将若之何?
孔子未尝教人类聚,类聚体认,无非意路。
孔子曰「居处恭」,恭而已,无意也;
执事敬」,敬而已,无意也;
「与人忠」,忠而已,无意也。
微致意焉,即迂曲,即造为,即不正直,即不忠信。
所谓复礼,复我本有之礼。
三千、三百,经条明白,不劳作意。
「出门如见大宾,使民如承大祭」,亦何意之有?
正叔又言:「性中只有仁义礼智四者,几曾有孝弟来」?
异哉,正叔之蔽一至于此!
孝弟仁义,名不同耳。
强立藩篱,固守名意,陷溺于分裂之学,障塞圣人坦夷之道。
孟子谓「徐行后长」,即尧舜之道;
以羊易牛,即王者之心;
发明孩提爱亲及长敬兄,为不学而能,不虑而知。
正叔分裂体用而言之,不可以为训也。
伊川谓:「动容貌,整思虑,则自然生敬,敬即是主一也。
主一则既不之东,又不之西」。
是则只是中苦也。
人性自善,何必如此梏束?
孔子未尝如此教人,但曰「居处恭,执事敬」耳;
但曰「出门如见大宾,使民如承大祭」耳;
但曰「约之以礼」耳。
伊川之教固愈于放逸者,然孔子曰「过犹不及」,何则?
其害道均也。
或问:「荧惑退舍,果否」?
程正叔曰:「观宋景公不能至是」。
问:「反风如何」?
曰:「亦未必然。
成王一中才之主,圣人为之臣尚几不能保,非有动天之德不能至也」。
正叔未明道,故有此论。
人心即道,无所不通。
善心兴起如其真切,岂无感通之理?
正叔景公不能至是,又谓成王未必能然。
贼天下万世之良心,此说不可长。
尧舜与人同耳,其不善之心既足以感动灾异,则其善心岂不足以感动而消弭之?
不知道者,其轻有所立论哉!
濂溪《通书》亦尚有疵。
自明乎道者观之,可以一见决,不劳多议。
今自二程尊师之,其书盛行乎天下。
不得已,姑指众人之所未晓者言之。
濂溪曰:「元亨,诚之通;
利贞,诚之复于天下」。
至一之中,忽起「通」、「复」之异说,穿凿为甚。
又曰:「诚精故明,神应故妙,几微故幽」。
异哉,裂一道而三之。
诚未始不精,何必更精?
诚即神,神即几。
或曰诚,或曰神,或曰几,皆所以明道心之妙。
如言玉之莹,又言其白,又言其润,非有三物。
人之道心未尝不诚,未尝不神,其动之始曰几。
此万古人心之所同,非圣人独有之。
今周子又谓诚、神、几曰圣人,是谓众人无之。
此正孟子所谓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,谓民不能者贼其民者也。
孔子明道,未尝有精粗之论,乃起于后学之意说。
孔子每每戒学者「毋意」,为是之类也。
周子又曰:「《洪范》曰『思曰睿,睿作圣』。
无思,本也;
思,通用也。
几动于彼,诚动于此」。
吁,《洪范》惟言思,未尝言无思,而濂溪必取乎无思者,是犹未识乎思也。
「思曰睿」,明乎思未尝不睿,未尝不妙,未尝不神。
此不可以有无解,何复取乎无思哉!
离思而取无思,是犹未悟百姓日用之即道也。
孔子曰:「何莫由斯道也」。
周子犹未悟思之即道,思之即无思也。
况又裂几于彼,裂诚于此,于至一之中,而强分裂之,殊为害道。
横渠《牖铭》云:「居则存其心,曰存否,继否,化否,无意否」。
张子则勤矣,不草草矣,惜乎其未解,解者不如此。
曾子之「日三省」异乎是矣。
曾子之省不过、不忠、不信,传授弟子,而实未尝习之过,皆芸苗改过,未尝助长。
如横渠,乃揠苗助长之学也。
化者自化,岂容问耶?
自省本心者自无意,意岂屡省之所能无耶?
自省本心者自未始有间断,何患乎不继耶?
尧舜虽有惟精惟一之功,要非继续之所可言。
孟子之存心,又岂横渠之所云?
欲存愈不存,欲继愈不继,欲化愈不化,欲无意愈不无意。
不省吾心自善,吾心自神,吾心自寂然不动,自无体;
无体则无始终,继不足以言之。
云为变化,自不凝滞,自不可致诘,夫是之谓自化。
此不可以有无言,而况于意乎?
此万古人心之所同也,顾自觉者寡耳。
孔子曰:「天下何思何虑」?
横渠之以深自病其定性未能不动,正以其学未免乎助长也。
孟子曰:「天下之不助长者寡矣」。
言,心声也,其最著见者,《芭蕉诗》有「愿学新心」之句,此未悟本心之至善,而于心外觅新心也。
《墓议》有「精魄反原」之言,夫血气有聚散,精神无死生。
孔子「心之精神是谓圣」,神心无体,即即原,死生一贯,何以反为?
「原始反终」,乃作《易大传》者之言,非孔子也。
《与吕和叔书》曰:「天德虽能尽其说,然后大本可立」。
天德岂说之所能尽?
说之所可尽者尚不足以尽意,而况于天德乎?
大本岂可徐徐而立?
孔子所谓「可与立」,不失其所本立也,人之本心自寂然不动也。
子思问于夫子曰:「物有形类,事有真伪,审之,奚由」?
子曰:「由乎心,心之精神是谓圣。
推数究理,不以物疑,周其所察,圣人难诸」。
孔子斯言见之子思子之书,世又谓之《孔丛子》,世罕诵习。
乌虖,圣人有如此切至之诲,而不载之《论语》,致学者求道于心外,岂不大害?
某谨取而为《集语》,觊与我同志者或未观《孔丛子》,而偶见此书,庶早悟此心之即道,而不他求也。
至哉,人心之灵乎!
至神至明,至刚至健,至广至大,至中至正,至纯至粹至精,而不假外求也。
人皆有此至灵之心,而不自知,不自信,偶昏偶蔽,遂浸而至于恶积而不可掩,罪大而不可解,大可惜也,大可念也!
心无体质,德本昭明,如日月照临,如水鉴烛物,不必劳神,而自能推见,自能究知。
若驰神于彼,周悉致察,虽圣人不能,何则?
劳动则昏,不必逆诈,不必亿不信,而自有先觉之妙也。
人皆有此灵。
曾子曰:「参尝闻之夫子曰:『阳之精曰神,阴之精曰灵。
神灵者,品物之本也,而礼乐仁义之祖也,而善否治乱所兴作也』。
云云。
『是故圣人为天地主,为山川主,为鬼神主,为宗庙主』。
云云」。
天地之间,非阳则阴,非阴则阳
阴阳之气虽二,而神灵之道则一。
风、雷、电、雾、雨、露、霜、雪、霰、雹之所以变化者,此也;
羽毛鳞介裸匈之所以生成变化者,此也。
万化万物,虽自神自灵而不自知,惟圣人自神自灵而又自知。
自知则明,明则通,则无所不通。
故四灵役于圣人。
圣人为天地主,为山川主,为鬼神主,为宗庙主。
圣人之知,如日月之明,如水鉴之明,非思非虑,自明自照。
孔子曰「不逆诈,不亿不信,抑亦先觉者」,此之谓也;
又曰「天下何思何虑」者,此之谓也。
生而知之者上也,学而知之者次也。
其次第不同,而其知则一也,其知无次第之差也。
是知至神至灵至精,视听言动,何本何根?
爱敬和乐,智虑应酬,何终何始?
始不可得而知也,终不可得而知也,中亦不可得而知也。
顺是而行之为善为治,逆是而为之为否为乱。
知则顺,不知则逆。
吁!
人皆有至神至灵至精之心,而不自知也。
孔子曰:「心之精神是谓圣」。
《中庸》曰:「圣人之道,发育万物」。
《易大传》曰:「范围天地之化」。
故圣人之道无所不通,圣人之事无所不行。
守日月之数,察星辰之行,序四时之顺逆,截十二管以察八音之上下清浊,其道一也,其事一也。
立五祀,制五典,和五声,合五味,正五色,成五谷,序五牲,其事整整,其伦叙叙,皆神灵之变化,精一之散殊。
可观而不可测,可言而不可诘,可以默识而不可以容思。
夫是之谓品物之本,礼乐仁义之祖欤?
先生曰:「人心何尝不正,但要改过,不必正心。
一欲正心,便是起意」。
汲古对云:「此即孔子『毋意』。
意一起,即有过;
要无过,但不起意便了。
意不起,则此心安然莹静虚明。
子贡言『君子之过如日月之食焉,过也人皆见之,更也人皆仰之』,此是改过后私意不起,此心昭明。
况此心明照,愈于日月。
日月虽容光必照,尚不及蔀屋之下;
此心则无所不照,无所不通,安有隐显之间」?
先生曰:「此说却是」。
先生曰:「少年闻先大夫之诲,宜时复反观。
某后于循理斋燕坐反观,忽然见我与天地万物、万事万理澄然一片。
向者所见万象森罗,谓是一理通贯尔,疑象与理未融一。
今澄然一片,更无象与理之分,更无间断,不必言象,不必言理,亦不必言万,亦不必言一。
自是一片,看唤作甚么,唤作天亦得,唤作地亦得,唤作人亦得,唤作象亦得,唤作理亦得,唤作万亦得,唤作一二三四皆得」。
先生谓汲古曰:「圣人犹兢兢业业,岂学者不兢兢业业?
汝当庸言之信,庸言之谨,兢兢业业,用力于仁,为之不厌」。
又曰:「学者切不可观非圣人之书,当师孔子之言」。
先生曰:「学不可躐等,亦不可操之太急。
故虽息焉游焉,孙而顺之,无害于事。
但于其间不失敬心,不失时敏之心,则厥脩自然日进无疆。
《易》曰『益动而巽,日进无疆』,天下事皆然。
彼苦涩不易乐者,必无成效」。
汲古问:「圣贤言性,何以多不同」?
先生曰:「性字解释有不同。
如『性相近』,与『节性惟日其迈』,此是随俗汎言性质,如《易》曰:『各正性命』。
孟子道性善,则言性之本(《慈湖先生遗书》卷一五。)」。
先生曰:「勿尽信非圣之书。
某少不明于是非,为非圣之言所误惑不知其几年。
后乃知非大圣人,终未全明。
戒之哉」!
论论语(一) 南宋 · 杨简
 出处:全宋文卷六二二八、《慈湖先生遗书》卷一○
子曰:「学而时习之,不亦说乎」?
知学之道者以时习而说,不知学之道者以时习为劳苦。
劳苦则安能时习?
时习必不劳苦。
今学者欲造无时不习之妙,断不可有毫釐劳苦之状。
当知夫学问之道无他,求其放心而已矣。
但夫放逸则劳他求,他求则成放,他求则成劳。
是心有安有说,无劳无苦。
是心初无奇,初无心,则吾目视、耳听、手持、足履、口语,心思之心,此心非物无形,无限量,无终始,无古今,无时不然,故曰无时不习。
时习之习,非智非力。
用智,智有时而竭;
用力,力有时而息。
不竭不息,至乐之域。
「有朋自远方来,不亦乐乎」?
此爱人之心也,此广大之心也,此不自私之心也。
有朋自远方,何为乎来也?
以好善之心来也,则吾乐与共之。
乐吾之善,盖有不自知其所以然而然。
此乐,天乐也,非人乐也。
杨朱拔一毛利天下不为,固无是乐也。
此则异端之道,非天地大公之道也。
庄子杨朱得道于老聃,则亦非禄碌者矣。
盖知有己而已,不知他也。
见天地间未始有一物,而不见天地间未始无万物也。
知一而不知十百千万也,知静而不知动也,溺心于小而不知大也。
然而此非碌碌者所能知,故天下靡然从之,而无君之说遍天下,非孟子不能辟。
非知夫子朋来而乐之意,无以知孟子所以辟杨墨之意。
「人不知而不愠,不亦君子乎」?
人不知而不愠,虽贤者容或有之。
此愠不必暴见于外,苟动于念虑间,即谓之愠已。
子思曰:「遁世不见知而不悔,惟圣者能之」。
《易》曰:「遁世无闷」。
不见是而无闷,谓之潜龙之德,非德之纯而无毫釐外驰者至是乎?
子曰:「学而时习之,不亦说乎?
有朋自远方来,不亦乐乎?
人不知而不愠,不亦君子乎」?
学者多疑所习者何事,有其说。
吁!
使所习之有说,则不能时习矣。
时习者言乎时时而习,无时而不习也。
使所习有说,则有意;
意作,有时而息;
至于息,则非时习也。
惟其无意也,故能时时而习。
时习之习,乃不习之习。
《易》曰:「不习无不利」。
今学者患乎习之不能时者,正以其以思虑而习,以智力而习,故不能时也。
使果有说,果有可言之事,则孔子已明言之矣。
孔子无所言,正以明时习之习非学者作辍之习也,正以明学者本有之心即道,而无俟乎复为也。
作辍之学,安得有说?
非智非力,无作无辍之学,故有无穷之说乐也。
或者又曰:「孔子言:『弟子入则孝,出则弟,谨而信,汎爱众,而亲仁,行有馀力,则以学文』。
若斯之类,是乃所习之说」。
吁!
是又实未识所谓孝弟、谨信、汎爱、亲仁、学文者也。
方子之事亲时,爱敬之心自生,不知所以然,此则孝也。
使作意曰「吾将以学为孝也」,则亦伪而已矣,非真心之孝也。
孟子曰:「人之所不学而能者,其良能也;
所不虑而知者,其良知也。
孩提之童,无不知爱其亲也;
及其长也,无不知敬其兄也」。
使胸中有意有,则失其所以为真孝真弟矣。
不真则伪,伪则终于失。
孔子诲学者,使出入之间无非孝弟,则真而不伪,不思不勉而自爱自敬矣。
谨则无放逸,无思虑;
信则允塞,亦安得有思虑?
惟如此者乃能汎爱。
其不能汎爱者,其思虑纷扰,私意横生,则不虚明,不广大也。
孝弟、谨信、汎爱,无非道心之所发见,自然喜于亲仁,自然与仁者同心,自然谦虚,不敢自足。
其有不亲于仁,有私意,有阻隔。
但顺此孝弟、谨信、汎爱、亲仁之心而行,谓之由道而行,行之既熟,为有馀力,乃可学文。
文非道外之物,文学之事,皆此道之精华,日用之妙,何往而非一贯?
但圣人设教之序,自孝弟始,自幼而达之。
通则悟其本一,一则无时而非习矣。
伯成子高不以一毫利物,后学靡然从之。
偏枯孤止,无爱利之大用,非道也。
夫朋至而吾乐善之心油然而生,乃道心之变化,非思虑之所及,是为圣人之大道。
举天下万古之人皆有此,而人自不知之,自不信之,自偏溺之,不溺于动则溺于止。
朋来而乐,不溺于静止之阱矣。
然又虑其复溺于动,乐于人之知己,不知则愠,则亦非君子之道。
君子朋至而乐自生者,非动也。
朋不至,人不知而不愠,非勉强抑止也,清明之性,自尔寂然,夫是之谓学,夫是之谓天下何思何虑,夫是之谓不习之习。
《论语》谓之「时习」,《中庸》谓之「时中」,无时而不中也。
无时而不中,即无时而不习,有意则有倚著,不可谓之中,故曰「时中」即「时习」。
子曰:「学而时习之,不亦乎?
有朋自远方来,不亦乐乎?
人不知而不愠,不亦君子乎」?
学者多疑所习者何事,有其
吁!
使所习之,则不能时习矣。
时习者,言乎时时而习,无时而不习。
使所习有,则有意;
意作,有时而息;
至于息也,非时习也,非时时而习也。
惟其无意也,故能时时而习。
时时而习,乃不习之习。
《易》曰:「不习无不利」。
今学者患乎习之不能时者,正以其以思虑而习,以智力而习,故不能时也。
使果有,果有可言之事,则孔子已明言之矣。
孔子无所言,正以明时习之习非学者作辍之习也,正以明学者本有之心即道,而无俟乎复为也。
作辍之学,安得有
非智非力、无作无辍之学,故有无穷之说乐也。
或者又曰:「孔子又言:『弟子入则孝,出则弟,谨而信,汎爱众,而亲仁
行有馀力,则以学文』。
若斯之类,是乃所习之说」。
吁,此孔子言弟子之事,言岂一端而足?
然事似异而实非异。
孔子曰:「心之精神是谓圣」。
孟子亦曰:「仁,人心也」。
此心即道,故舜曰「道心」。
心无形体,故变化无方。
孝之心何状?
弟之心又何状?
谨之心又何状?
信者不诈欺而已,不诈欺之心又何状?
汎爱之心又何状?
亲仁之心又何状?
学文虽不可胜纪,夫学文之心精神变化又何状?
孔子谓「孝者天之经,地之义」,谓礼断然本于大一,分而为天地,转而为阴阳,变而为四时。
然则百姓日用之妙,果有不可得而思,不可得而言者。
伯成子高不以一毫利物,后学靡然从之。
偏枯孤止,故自古学者率求于无思无为之而不悟。
无思无为之实,乃人心之精神妙用。
《易》曰:「变化云为」。
日月之光无所不照,而无思也,无为也。
溺于沈寂,而不达日用之妙。
故子曰:「知者动」。
知道之谓智。
夫朋至而吾乐善之心油然而生,乃道心之变化,非思虑之所及,是谓圣人之大道。
举天下万古,人皆有此大道之常,而人自不知之,自不信之,自偏溺之,不溺于动则溺于止。
朋来而乐,不溺于静止之阱矣。
然而又虑复溺于动,乐于人之知己,不知则愠,则亦非君子之道。
君子朋至而乐自生者,非动也。
朋不至,人不知而不愠,非勉强抑止。
清明之性,自然寂然,夫是之谓学,夫是之谓天下何思何虑,夫是之谓不习之习。
《论语》谓之「时习」,《中庸》谓之「时中」。
时中,无时而不中也。
有意则有倚著,不可谓中。
有说则有倚著,不可谓中。
无时而不习,即无时而不中。
子曰:「巧言令色,鲜矣仁」。
又曰:「刚毅木讷近仁」,「雍也仁而不佞」。
大抵精神外浮,此心放逸,则安得仁?
仁,人心也。
动则失之,而况于外浮乎?
放逸乎?
由心而发为事亲,为从兄,为众善,为百行,如四时之错行,如日月之代明。
随物而动,为昏迷,为机巧,为诈妄。
曾子曰:「吾日三省吾身」。
曾子有此三过,故日以自省,此三语者,乃问心之辞。
人若不自问心,其不觉又陷乎此也。
尝读《檀弓》,见曾子出,祖之,遽以告从者;
裼裘之讥,遽以示人,而实未尝学习。
观此则知曾子有传而不习之过,特无所考见。
君子不以过为讳,而以不能改过为耻。
人心即道,自灵自明。
过失蔽之,始昏始乱。
观过,则知仁矣;
无过,则此心清明广大如故矣,云气散释,而太空澄碧矣。
汲古问:「子曰:『道千乘之国,敬事而信,节用而爱人,使民以时』。
此亦是圣人治天下之道,而孔子止言『千乘之国』者,其义何也」?
先生曰:「千乘谓侯国。
其时王室微,诸侯浸彊盛而多,故此言其多者。
古之治天下者必圣人,诸侯难遽责以圣,度其能行者言之。
事不敬必失,必害;
不信,无以出令。
民无信不立,而况于君乎?
敬生信,治国之道,敬信为大。
其次节用。
节用则可以推有馀以补助斯民;
不节用,则厚敛于民矣。
民为邦本,厚敛于民,是自伐其邦本。
民离国亡,君随以亡。
爱民而后能使民以时。
国君爱民,乃所以自爱其国,自爱其身」。
孔子曰:「君子不重则不威,学则不固。
主忠信,无友不如己者,过则勿惮改」。
又曰:「君子正其衣冠,尊其瞻视,俨然,人望而畏之」。
子思亦曰:「斋明盛服,非礼勿动,所以脩身也」。
盖严重则此心不放逸,自然有德威,所学亦固。
此要当知主于忠信,忠信即吾之心,吾心日用平常无诈伪,是为忠信,是即吾之主本,非吾心之外复有忠信也。
人皆有此忠信之心,而不自知其为吾之主本,故孔子明以告之,使勿外求。
学者既自省主本,又亲贤以求助,不可友不如己者。
若不如己者来亲于我,固不可拒;
若不来求,而我自友之好之,与胜己者疏,与不如己者亲,畏人之压己,乐人之奉己,此学者大患。
又有虽亲能胜己之友,谦虚乐善,而止于此,惮于改过,此尤切身大害。
学道无他,改过而已。
高明之士往往不无过,而改过之士诚为难得。
此心虚明,一无所有,安得有过?
因起意,故生过。
子贡曰:「夫子温良恭俭让」。
记者曰:「子温而厉,威而不猛,恭而安」。
此非夫子学温又学良,学恭又学俭也;
亦非学温而厉,又学威而不猛,又学恭而安也。
初学者则然,至于适道则不然矣,而况于圣人乎?
人心自神,人心自灵,人心自备众德,不学而能,不虑而知,自温自良,自恭自俭,自温而厉,自威而不猛,自恭而安。
人不自知,因物有迁,故昏故失。
自适道而上,则自知自信。
孟懿子问孝,夫子对以「无违」;
孟武伯问孝,夫子对以「父母唯其疾之忧」;
子游问孝,夫子对以「敬」;
子夏问孝,夫子对以「色难」。
所问则一,所答则异。
夫子之意安在哉?
盖曰:孝者,人之良心也,人人之所自有也。
人之所自有,而有不足焉者,有以蔽之也。
孟懿子蔽处在违礼,孟武伯蔽处在父母不以疾而忧,子游蔽处在不敬,子夏蔽处在色。
各去其蔽,则数子之心固自全也,数子之孝固未始不足也。
圣人不能予人以其所无,能去人之蔽而已。
子曰:「为政以德」。
为政之道无出于德,吾夫子以一语尽之,甚明白,甚简易,更无馀论。
而自两汉以来,至于五代,无一人信得及者,岂夫子欺罔天下后世哉?
盖后世不识所谓德者,习闻其号,未烛厥理,故辄疑德之外更有事在,如法令,如礼乐,如任选,如赏罚,如兵财,科条殆纷纷,未易一二数。
呜呼,有是哉!
有是言也,是岂德之散殊哉!
谓德之外自有无穷之事,不惟不知德,亦不知事。
政事不出于德,非德政也;
政非德政,苟非安,即危乱矣。
法令不出于德,则将以遏民之不善,反以长民之不善。
民有良心,不可贼也,不可扰也。
衰世之法,惟便利之从,增之削之,惟己意所欲。
非有皋陶之胸中,何足定天下之刑?
一失其中,则贼民之良性多矣。
礼乐不出于德,则礼文不足以导民心之正,而反以起民心之伪;
乐音不足以导民心之和,而反以感民心之淫。
任选不出于德,则我既无德,亦不知何者为德,以贤为不肖,以不肖为贤。
后世法度坏,礼乐崩,风俗浮荡,虽有贤才,亦难于不随。
其间无文王,而自兴者几人?
故贤才多不成就,不缺则瑕。
然贤者虽有瑕缺,大概诚悫,不肯习诈,故过失亦不隐。
小人终日为不善,见人则掩然去其不善而著其善,又善于佞媚。
使人君无德,其以贤为不肖,以不肖为贤也则宜。
赏罚不出于德,则赏以行一人之私喜,罚以行一人之私怒。
兵财不出于德,则将不肖而兵惰,兵虽多而蠹财;
兵多财匮,虽周公不能为也。
善为财者如刘晏,王者之佐乎?
晏之术,三代之法乎?
苟道耳。
人君无德而欲为政,无一可者。
汉唐治绩亦有可称者,亦其君不至于全无德也。
是德之在人心,人皆有之,非惟君天下者独有也,圣人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耳。
得其所同然者谓之德。
同然者,天下同此一心,同此一机。
治道之机缄总于人君之一心,得其大纲,则万目必随,一正君而国定矣。
选任自明,教化自行,庶政目举,如水之有源也,何患其无流?
如木之有本也,何虑其无枝叶?
凡后世君臣之所忧,不足忧也。
不知后世何为不及此,而为是纷纷?
子曰:「为政以德,譬如北辰,居其所,而众星共之」。
大哉,德乎!
天以此覆,地以此载,日月以此明,四时以此行,百物以此生。
君以此尊,臣以此卑,父以此慈,子以此孝,家以此齐,国以此治。
故曰孝弟之至,通于神明,光于四海,无所不通。
《诗》云:「自西自东,自南自北,无思不服」。
何以能至此也?
天下同此一德故也。
孟子曰:「圣人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耳」。
人皆有此德性,患上之人无以感之,则民之应也如响。
《易》曰:「圣人以神道设教,而天下服矣」。
以德施教,其妙如神,故曰「神道」。
《禹谟》谓「后克艰,臣克艰,而政即乂,民即敏,德亦神速矣」。
孔子又曰:「政者,正也。
子帅以正,孰敢不正」?
又曰:「其身正,不令而行;
其身不正,虽令不从」。
曰德,曰孝弟,曰神明,曰克艰,曰正,其名不同,其实一也。
秦汉以来,不复知有此矣,权谋纵横,惟利是务。
张良发八难,谓汉高必不能行仁义;
娄敬谓汉不当比隆成周。
君臣相与规图乃如此,故高帝断弃诗书,慢骂陆贾
说曰:「使秦行仁义,法先圣,汉安得而有之」?
于是心动,始听言,赖有此耳。
故汉家规模本以霸王道杂之。
使果能开明正德,帝明达易晓,导而入王道不难也。
亦惟义利为言耳,故仅足小补。
子曰:「吾十有五而志于学,三十而立,四十而不惑,五十而知天命,六十而耳顺,七十而从心所欲,不踰矩」。
孔子之学异乎他人之学,他人之学冥行而妄学,孔子之学明行而实学。
子曰:「吾尝终日不食,终夜不寝,以思,无益,不如学也」。
孔子于此深省天下何思何虑,实无可思虑者。
经礼三百,曲礼三千,皆吾心中之物,无俟乎复思,无俟乎复虑。
至于发愤忘食,虽愤而非起意也;
好谋而成,虽谋而非动心也。
终日变化云为,而至静也,终身应酬交错,而如一日也,是谓适道之学。
子曰:「可与共学,未可与适道;
可与适道,未可与立」。
孔子如是者久之,至于三十而后有立。
所谓立,非于学之外复有立也,学久而固,如木之生,久则坚立,非有二木也,成就之叙也。
困苦患难之足以动其心,非立也。
富贵声名之足以动其心,非立也。
白刃鼎镬之足以动其心,非立也。
此非勉强而为立也,立非强力之所能致也。
以强力而立,立于暂,不至于久;
不以强力而立者,吾心之所自有也。
吾心未始不刚健也,戕而贼之,始弱、始不立。
立非孔子之所独能,而他人无之也。
人皆有之,而未明也,未学也,是以未立也。
明乎己,故立;
通乎物,故不惑物。
己一贯而进德有序,知己而不知物者有矣。
天下古今物情事理、利害本末、虚实众寡,曲折万状,不可胜穷,自古明智之士,至此一无惑者有几?
孔子既明乎己,又明乎物,物己一贯,利害一贯,本末一贯,虚实一贯,众寡一贯,夫是以惑无从而生也。
一则虚,实则明,明则无所不照。
故凡物之情理昭然自明,凡事之利害晓然自辨,虽询谋不废而明德内彻。
学道而至于不惑,可谓光明洞彻内外矣。
而旧习之气或未能尽泯,感物而动,日用百为,犹有谓吾之所为,不知其为,天也。
非不知也,习气间兴而偶昏,则虽谓之不知天命可也。
孔子至五十则旧习之气消尽,无有或昏者矣。
必至是,而后可以言知天命
呜呼,至矣!
日用百为如四时之错行,如日月之代明,如水鉴之永无尘矣,天而不人矣。
物之拂违乎我者不知其几也,顺适乎我者不知其几也。
进德之纯,至于六十,则凡物之顺乎我不复微动其意,凡物之逆乎我、阻乎我,亦不微动其意,顺逆一物,物我一体。
明之非难,常明为难。
常纯纯然而无间,则耳顺矣。
目之所见犹寡,耳之所接为多。
暮夜无月与烛,目力所不及,而耳接其声。
又自近而远,四方万里,目所不及,而言辞之所传。
事物情状不胜其多,举不足以动其意。
又自此而上,极于远古,简册之所载,言辞之所及,亦属乎闻。
无不融然而一,怡然而顺,纯然而和,是谓耳顺。
耳顺则无不顺矣,无不纯一矣;
而亦非一无所辨,如鉴焉,妍丑万状,纤微毕见,而鉴无动也。
自志学而已。
默造斯妙矣,至是而纯乎纯也。
孔子曰:「加我数年,五十以学《易》,可以无大过矣」。
蘧伯玉使者寡过之言而叹美之,寡过之难如此。
微动乎意即谓之过,微有不一即谓之过。
故六十而始耳顺,至七十虽从心之所欲,未尝踰矩焉,纯乎纯,不足以言之矣,至矣尽矣,不可以有加矣。
非谓未七十而犹踰矩,因言从心而及乎此,释学者之疑也。
然圣人至此,初无以异于志学之道。
道无先后精粗之间,而进德则有先后精粗之序。
如谓道果有先后精粗之不同,则何以谓一以贯之?
汲古问:「人既知觉,则无不通达,何孔子谓五十而知天命」?
先生曰:「此圣人之学也,自十五而志于学,三十而立,四十而不惑,学力进进有次第。
志学之初,虽已知天性之本,然而习气间起,未纯乎天,日用应酬,人为未尽释。
至五十始知皆天命,无俟乎人为。
六十而耳顺,无所不顺,有顺无逆,纯乎天矣」。
汲古又问:「耳目同体,何以言耳顺而不及目」?
先生曰:「目之所见者寡,耳之所接者多。
暮夜无月与烛,目力所不及,而耳接其声。
又自近而远,四方万里,事物情状,目力所不及,而耳皆闻之。
又自此而上,极于远古,方策之所传,言辞之所及,亦属乎闻」。
先生曰:「子曰:『温故而知新,可以为师矣』。
温故则善,有进而无退;
知新则善,愈益而愈通。
道不在他,善而已矣。
人性自善,又能尽集天下之善,则道在我矣。
学者自少至壮,由壮至老,所知不胜其多,惟其旋得旋失,是以终于无成。
诚能已知者不失其善,未知者又知之,则此心无非善,日用无非善。
学者如无顿觉之明,当自此入;
虽觉而未能无过,亦不可无学」。
汲古云:「尝见周子《通书》云:『曷为天下善?
曰师。
故先觉觉后觉,闇者求于明,而师道立矣。
道立,则善人多;
善人多,是朝廷正而天下治矣』」。
先生曰:「是如此」。
汲古问曰:「道者所以明德也,德者所以尊道也。
是故非德不尊,非道不明。
此夫子答曾子之问。
其分道与德而为尊与明之义如何」?
先生曰:「道德非二。
道者,言其无所不通,谓如道路之四通。
人心之善谓之德,此德即道也。
茍不通达,则己虽有德而不自知,故曰道所以明德,非德外复有道,道外复有德也。
然人亦有虽明乎道,而己德犹有不善,则人心终未服,故孔子曰:『知及之,仁不能守之,虽得之,必失之』。
又曰:『不在于善,而皆在于凶德。
虽得之,君子所不贵。
君子行斯可乐,德义可尊,是以其民畏而爱之』。
原壤孔子之故人,母死而歌,其德不脩,则人咸贱之。
圣人以学者于道未洞明,或微明而未全,则德行多亏,故循循善诱」。
子曰:「君子不器」。
偏则器,不偏则不器;
止则器,不止则不器。
有意、必、固、我,则器;
无意、必、固、我,则不器。
「君子周而不比」。
君子之心无私好,无私恶,如天地太虚。
然万物纵横,纷乎其中,孰为反我者?
孰为顺我者?
反我顺我,在物则尔,天地太虚安知哉!
惟其若此,故周而无可比者也。
小人之心夺于物,倚于物,又从而为血气所使,有顺我者喜之,反我者恶之。
喜则比,恶则否,比左则遗其右,比此则失乎彼,安得周天下哉!
此无他,本心一失,坐血气纷扰之中,吾固知其然也。
君子以天下为一家,中国为一人,如日月之光然。
日月之光,容光则及,何所取舍?
知此则可以知君子之心矣。
故亲亲而仁民,仁固杀于亲,而君子非私也;
仁民而爱物,爱固杀于仁,而亦非私也,惟其义尔。
故君子之爱,铢分锱别,而天下不以为私,固非如墨氏兼爱而二本也。
小人以利合,尔汝爱昵,相濡以沫,胡越可使一家;
一旦临小利害,父子有疑心焉。
私欲之为害如此,血气之能夺本真如此。
子曰:「由,诲女知之乎?
知之为知之,不知为不知」。
则多矣。
以不知为知,非曰饰其辞之谓,饰辞以欺人者不足道。
固有胸中自以为有见,自以为知道,如斯而已,不复求知。
若此者多矣,然非真知,诘之则穷,用之必不继,似是而非,似明而昏,似真而伪。
以此知为知,殆不若不知之愈也。
然能自知其不知,不认伪为真,不执昏为明,此亦明者也。
此虽不知,乃所以为知也,其进于真知也有日矣。
以不知为知,是无时而知也。
子张亦有此病,故夫子诲之曰「多闻阙疑」,盖子张以疑为不疑而言者有矣。
子张所以难与并为仁,而由知德者鲜。
子谓子路曰:「由,诲女知之乎?
知之为知之,不知为不知,是知也」。
大哉圣言!
夫不知而曰是知,何也?
子曰「道不远人」,人之为道而远人,不可以为道。
又曰:「心之精神是谓圣」。
又谓忠信为大道。
又曰:「吾有知乎哉?
无知也」。
不知为不知,诚实无他,无思无为,非道而何?
圣言善于明道如此。
子曰:「由,诲女知之乎?
知之为知之,不知为不知,是知也」。
圣训至矣,惜乎子路之不领也。
不知为不知,何以曰知?
孔子谓忠信大道,见于《大戴记》。
《中庸》曰:「诚者,天之道也」。
子又曰:「主忠信」。
又诲子张,见其参前倚衡者,指忠信也。
学者于此所以多疑者,以于平常实直心之外复求之也。
孔子曰「中庸」,庸,常也,平常也。
箕子曰:「王道平平」。
孔子又曰:「心之精神是谓圣」。
人皆有是心,即平常实直之心,空洞无形体,无际畔,变化云为,不可度思,矧可斁思?
诚实之妙如此,复何求?
即此即知。
哀公问曰:「何为则民服」?
孔子对曰:「举直错诸枉,则民服;
举枉错诸直,则民不服」。
直与服同一机缄,枉与不服同一源流。
天下之道二,善与不善而已矣。
善者天下之公道,不善者非天下之公道。
直者善道,为公,为民心之所服。
枉者不善道,为不公,为民心之所不服。
一开其端,其类咸应。
于戏,直者民心之所同然,枉者非民心之所同然。
圣人得我心之所同然,举之于上,而天下之同然者应矣,此之谓要道。
或谓孔子曰:「子奚不为政」?
子曰:「《书》云:『孝乎惟孝,友于兄弟,施于有政』。
是亦为政,奚其为为政」?
学者随文释义,皆能言之,而能深知孔子之心者有几?
后世学者其能于平居事亲从兄时,与出而事君临民,果一而无二乎?
于以验孔子之心常一而无二。
变化云为,日用万殊,而道心常一。
此一,人人所自有,而自不知,自不信。
「人而无信,不知其可也」。
实为信,实则不伪,不伪则直,无矫揉,无支曲,荡荡坦坦,可与天地同,鬼神合。
人生天地间,所以相处,群而不乱者,以其有此心也。
无是,则相诬相罔,相诈相夺,亦安能一日而处?
今人平居暇日,所与人交,茍未睹利害,往往皆诚实语,有物夺之则伪耳。
人惟不知自有良知,昏蔽既久,奸诈日炽,至以机变为巧,不复知耻,见伪诈之巧者则喜,见信实之人则窃笑,又从而讥侮,甚至父子兄弟之间无所不用其诈。
此与禽兽鬼魅等耳,尚何可齿以为人哉!
林放问礼之本,子曰:「大哉问!
礼,与其奢也,宁俭
丧,与其易也,宁戚」。
俭则不放逸,奢则放逸;
则不放逸,易则放逸。
不放逸之心至矣哉!
为孝为弟,为谨为信,为忠为恕,为敬为恭,为刚健,为中正,为万善,顺而无失,应而无穷,不识不知,何思何虑?
俭与人皆有之,而不自信其为大本。
孔子又曰「礼本于天」,所谓天道在此。
又曰「礼本于大一」,所谓大一者在此。
不放逸之心至矣哉!
孟子亦曰:「学问之道无他,求其放心而已矣」。
尧曰「钦哉」,禹曰「克艰」,皋陶曰「兢兢」,周公曰「无逸」,孔子「七十而从心所欲,不踰矩」,一也。
汲古问:「圣门言礼者非一,子张问礼之损益,曾子问昏祭之礼,言偃问礼之急也。
林放问礼之本,而夫子乃答云:『大哉问!
礼,与其奢也,宁俭
丧,与其易也,宁戚』。
因其问礼之本而有奢易俭戚之分,非礼有本末欤」?
先生曰:「孔子答门人之问,每每不同,各去其蔽尔,或有非切要者。
林放问礼之本,子曰『大哉问』,以礼之本难言。
礼即人心之妙用,奢易放逸,则非道。
使即俭戚而忽觉焉,虚明澄一,即大一,即天地,即四时,即鬼神,即经礼三百,曲礼三千。
无本无末,匪异匪同,匪有匪无,不可度思,矧可斁思」?
子夏问「巧笑倩兮,美目盼兮,素以为绚兮」。
子曰:「绘事后素」。
曰:「礼后乎」?
子曰:「起予者商也,始可与言《诗》已矣」。
绚,文也。
巧笑,美目之文,不俟外饰,以质素为文也。
孔子于是明质素之为本,而曰绘事后素。
子夏稔闻夫子一贯之教,故曰「礼后乎」,疑不可以礼为后也。
文质一致也,本末一贯也。
他日以子游本末之论为非,即此意也。
子夏蔽在溺于文,故孔子示之以质素。
子夏之论又高焉,夫子安得不是之曰「起予者商也」?
非子能发夫子之所未知,谓能发夫子之所未言也。
子夏不为诗所拘,则庶乎善观诗矣。
他日子夏以有若似圣人,欲以所事孔子事之,曾子不可,则子犹不无蔽。
汲古问:「子夏问曰『巧笑倩兮,美目盼兮,素以为绚兮』何谓也?
子曰:『绘事后素』。
曰:『礼后乎』?
子曰:『起予者商也,始可与言《诗》已矣』。
因观卫人闵庄姜之诗,止有『巧笑倩兮,美目盼兮』,而无『素以为绚兮』一句,恐此《诗》之阙文。
何圣人又据以子夏之对而为起予耶」?
先生曰:「《硕人》诗四章,章七句,若益『素以为绚兮』一句,则八句矣。
他章皆七句,又此章文势不应继此一句,此疑当阙。
孔子答以『绘事后素』者,谓绘画之事后于素功,质素为本也,其旨欲潜消子夏尚文无实之蔽。
子夏不领孔子之旨,而为大言:如此则礼后乎?
言文与质一也,无本末先后。
孔子于是因而善之曰『起予者商也』。
圣心虚明广大,一无意必」。
「子曰:『夏礼吾能言之,杞不足徵也;
殷礼吾能言之,宋不足徵也;
文献不足故也。
足,则吾能徵之矣』。
杞、宋二国文献既皆不足,无所徵验,则孔子何所考而能知商之
既无所考,又何所据而能言?
大哉,言本于大一,分为天地,转为阴阳,变为四时,生而为万物,行而为万务,为经三百、曲礼三千,父以此慈,子以此孝,君以此尊,臣以此卑,兄弟以此笃,夫妇以此和。
是谓天则,是谓帝则,是岂以有与献而存,无文与献而亡?
近在人心,本非外物。
贤献知之,愚众惑之。
孔子自知自信,故自能言;
但无文策可證,无贤献能證,则庸众必疑、必不信也。
然则家之所能知」?
泉州李倅迂仲之弟) 南宋 · 林光朝
 出处:全宋文卷四六五二、《艾轩先生文集》卷六
承见寄《论语》一编,某三十年来为徒友所困,亦稍稍见得古人大体,乃知儒释之分若青天白昼。
退之于释氏无所见,止是见得名教中要当如此耳。
《论语》问答未尝放开,至如子思、孟子便说出许多。
夫子尝谓「吾无隐乎尔」,此非同堂合席之语。
夫子呼曾子而告之以「吾道一以贯之」,乃知他人未可与闻此耳。
近时说《论语》,大率会儒释于一条,不知圣人一出语,无非日用饮食之事,门人弟子得之,知所谓有始有卒者在此耳。
某尝看为国以礼,其言不让,是故哂之,盖真实见得如此,是太虚中有此易简之理。
《论语》问答乃因事逐旋说出,若见得太虚中真实有此理,即《论语》乃其注脚耳。
今人读「亚饭干适楚,三饭缭适蔡,四饭缺适秦,鼓方叔入于河,播鼗武入于汉,少师阳,击磬襄入于海」,岂不甚晓?
然不到错了本文本意,却不知「吾道一以贯之」,何尝是两样说话。
若俱从太虚中抽出,不应有一段难说,一段易晓。
子路问死,子曰:「未知生,焉知死」?
子路发此问,要是群居中无人问到此。
夫子所答六字,只可作六字看,添他一字脚不得。
乃知圣人所答如此无渗漏,自是大人气象,如群儿听大父、王大父说话,不支离及他语也。
又如「愿闻子之志」,此为卒然之问,子曰「老者安之,朋友信之,少者怀之」,此又见得大人无渗漏处。
某已略窥高明之学,自是一家。
然似欲通儒释为一条,某之所见,偶不如是,又不敢不以告也。
中庸发题 南宋 · 崔敦礼
 出处:全宋文卷六○七二、《宫教集》卷七
《礼记》一书,其言制度文为之用、刑名度数之学备矣,而根原所自,皆由《中庸》、《大学》中出。
学者于此苟有觉处,则威仪三千,曲礼三百,皆吾性分中物耳。
今日之说,请先自《中庸》始。
「中」之一字,圣人传心之机要,授道之关键。
子思之学出于曾子曾子之在圣门,其传道之际,盖辛苦艰难而后有得,非如古者以圣传圣之易也。
古者自尧舜至于禹汤文武周公相传是道,或应于猝遽之间,或契于数百年之远。
彼以心传,此以心受,心机所照,一一相印,天地鬼神,四时日月,不能间碍。
至于夫子,从而游者皆中智之士,难疑答问,其言无不及,惟「中」一字未尝敢以语人。
夫子之不语人,非秘也,盖中智之士人欲未除,利心犹存。
其于道也,可使得之于自觉,不可使受之于听闻。
得之于自觉,则其得也难而功大;
听之于所闻,则其得也易而无力。
是故托宿于物,假途于事,随其根性,示以入路。
教人以礼乐,使人于礼乐上求中;
教人以仁义,使人于仁义上求中;
教人以忠信,使人于忠信上求中;
教人以孝悌,使人于孝悌上求中。
庶乎触之于彼,应之于心,一念了然,中固我有。
然而七十子、三千之徒竟无一人能领其机者,幸而有一颜子,不幸交臂而失之。
夫子忧焉,于是举其极处示之,而名之曰一。
夫一也者,所谓吾无隐乎尔者也,所谓如有所立卓尔者也。
夫子尝以此示之子贡,曰:「赐也,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」?
对曰:「然。
非与」?
曰:「非也,予一以贯之」。
使子贡能领此机,则一语之下雷惊风动,间不容发,惜乎不能识之,默无一辞以措。
于是不得已,又以此示之曾子曰:「参乎,吾道一以贯之」。
曾子识夫执中之要正在于此,故略不嫌避,当机而发,应之曰:「唯」。
一唯之对,大中豁焉。
夫子平生忧勤焦劳,求得其人,分付是道,而曾子一唯毕其能事。
呜呼,大圣人之门陶鍊人物,可谓难也已矣。
曾子既得是道,见夫传受之难如此,故常覆护此机,不敢轻示。
观其答门人之问,则曰「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」,是亦圣人设教之遗意也。
乃若子思亲得其传于曾子者也,谓夫子没不及见而师之,又世无曾子,此问此唯,寂寥谁传。
于是尽以所学作为《中庸》,以示后学。
《中庸》之书出而圣人传心之机要、授道之关键,一切陈露而不可掩。
漏天之机,泄神之秘,而出于子思之不得已。
学者读其书,识其原,苟能于意言之外自有觉处,则无负于子思,无负于曾子,无负于吾夫子矣,其勉之哉!
圣门事业图跋乾道九年八月 宋 · 李元纲
 出处:全宋文卷四九七○
孟子曰:「仁,人心也」。
则仁之为言,得其本心而已。
心之本体见于喜怒哀乐未发之前,寂然不动,敬以直内,与天地相似,与鬼神为一,无一息不存,无一物不该,如衡之平不加以物,如鉴之明不蔽以垢,初无过与不及,所取准则以为中者,本心而已。
由是而出,无有不合,故谓之和。
学者于喜怒哀乐未发之前反求吾心,则知与天地万物本同一体。
何以验之?
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,皆有怵惕恻隐之心。
乍见之时,其心怵惕者,由物之体伤于彼而吾之心感痛于此,则仁之体显矣。
自此而亲亲,自此而仁民,自此而爱物,皆其本心随物而见者然也。
惟其梏于蕞然之形体,常有私意小智挠乎其间,所发遂至于出入不齐而不中节,天之所以降衷,民之所以受天地之中者,失而不守,吁,可怜哉!
子思所以有谨独之说也。
盖谨独者,所以执中也。
亦闻前修之论谨独乎?
独非交物之时有动于中,其违未远也。
虽非视听所及,而其几固已瞭然心目之间矣,其为显见孰甚焉?
虽欲自蔽,吾谁欺,欺天乎?
方其喜怒哀乐发而未远,意必固我,微见其端,安危存亡之机系焉。
要当觉之于始萌,复之于未远,措心积虑,常务执中,戒谨恐惧,惟恐失之。
逮其察乎人伦,明乎庶物,庸言之信,庸行之谨,自然发而中节也,感而遂通也。
义以方外也,莫非顺性命之理也。
自此而不息焉,则上天之载无声无臭,可以循致矣。
呜呼!
此道甚明,学者昧焉,终日营营而不知有是道,穷人欲而灭天理,无足怪也。
殊不知古之君子莫不于喜怒哀乐未发之前以养中,于喜怒哀乐始发之际以执中,然后发中节,动无不和。
六经之说,《语》、《孟》之言,皆所以明斯道也。
所学未尝不在于是,所行亦未尝不在于是,亦未有舍是能至圣贤者也。
虽然,其学皆自穷理入。
穷理者,致知格物是也。
予恐后学未知此道,故作图以示之,集说以明之,有志之士幸勿怠焉。
乾道癸巳仲秋旦日,钱塘李元纲识。
按:《圣门事业图》卷末,百川学海本。